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航空   1607篇
航天技术   616篇
综合类   172篇
航天   72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GPS/速率陀螺组合Kalman滤波姿态确定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GPS/速率陀螺组合姿态估计系统的模型,研究比较了三种典型的Kalman滤波姿态确定算法:状态扩充法、量测量求差法和时变噪声估计跟踪自适应滤波算法。给出了某航天器采用GPS/速率陀螺组合姿态确定的仿真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Kalman滤波算法比较,时变噪声跟踪自适应滤波算法和量测量求差滤波算法能较好地消除GPS测量中相关时变噪声的影响,提高姿态确定的精度;而且时变噪声跟踪自适应滤波算法能很好地消除由于噪声统计性能的不确定性对Kalman滤波的影响,提高姿态确定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2.
于延波  房建成 《宇航学报》2006,27(1):12-15,40
钊对航天器的惯性-星光姿态确定系统,选取基于矢量观测的最小参数姿态矩阵估计方法为定姿算法。但是由于系统模型是非线性的,针对系统模型的非线性,将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与最小参数姿态矩阵估计方法结合,设计了一种针对MEMS陀螺和CMOS APS星敏感器的UKF姿念估计器。仿真结果表明:在敏感器精度较差的情况下,该UKF、姿态估计器能够满足大多数航天器对姿态确定精度的要求。此外,UKF和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UKF滤波器的收敛速度高于EKF滤波器,状态估计的精度也优于EKF滤波器,且数值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3.
非接触式三坐标测量系统(LDMS)是一种配置PC的全新三坐标测量系统。它和普通三坐标测量机的功能完全相同。但无需测量工作台与导轨,便于携带和安装,故可就近装设在被测物的加工或安装现场,进行非接触式遥测,测量范围可达数十米。通过该系统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对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操作过程及测量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4.
针对远洋航天测量船设备系统复杂、布局分散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虚拟仪器(VI)技术建立测量船网络化状态监测系统的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阐述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分布式状态监测系统所采用的模式和工作方式。最后,介绍了测量船建立的总线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5.
免疫功能候选标志物 免疫标志物是一种能在特定代谢途径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有机或无机的),能被追踪并与特定免疫功能相关。显然,太空中需要实时、无创取样和分析,然而,何种物质(或系列物质)能够提供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全面评价还处于争议中。  相似文献   
26.
安全是民航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航空消费者的利益核心。只有保证安全,才能真正维护消费者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对维护安宁有序的社会环境发挥正  相似文献   
27.
张健  戴金海 《宇航学报》2007,28(1):167-170,208
伴随卫星回收是伴星应用中的一项主要技术。航天任务需求对伴星回收问题不仅提出了最省燃料要求,而且提出了最小时间要求。本文设计了一条稳定的燃料-时间优化回收轨道。从相对运动的Hill方程出发,给出伴星回收问题描述,阐述回收轨道设计思想及稳定回收条件,提出一种有效的螺旋式回收策略,探讨参数确定方法,并对回收轨道的特点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研究了燃料消耗量与回收时间及初始相位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螺旋回收策略,可以保证伴随卫星快速、稳定回收,且能在燃料消耗量与回收时间之间寻求最佳折衷。  相似文献   
28.
利用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组成天基测控系统对低轨卫星进行轨道确定,并讨论了低轨卫星在TDRSS系统覆盖区域的时间段,以改进的Gauss-Newton算法为基础,设计了非线性迭代的微分轨道改进算法,有效抑制了算法截断误差.仿真实验证明基于TDRSS的测控技术可显著提高测控覆盖率,减少地面测控站压力,有效确定低轨卫星轨道,定轨位置误差小于20 m,速度误差小于0.01 m/s,能满足一般低轨卫星的定轨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一种组合敏感器定姿算法,针对卫星上同时装备有磁强计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情况,利用两者的测量信息,在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对两者信息融合定姿算法进行了设计和仿真,旨在提高卫星自主定姿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组合定姿算法使姿态确定的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0.
具L2有界不确定性扰动系统最优跟踪问题的时域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善本  张铨 《宇航学报》1995,16(3):25-31
本文对L2有界不确定性扰动下的一性系统在时域提出Maxmin最优跟踪问题,给出了问题的时域状态反馈解,这一问题与相应的H∞问题具有某种一致性,因此,问题的求解方法可为解决领域不确定系统的H∞最优跟踪问题提供一种时域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