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105篇
航天技术   615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83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波  陈晓斌  李国强 《宇航学报》2004,25(3):330-333
倾倒故障作为火箭待发段的一种故障形式,严重地威胁着航天员的安全。待发段倾倒应急救生的关键在于及时获取准确可靠的箭体姿态与倾倒信息,为指挥员实时提供可靠的逃逸判决依据。本文从应用角度,综合光学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火箭倾倒监测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应用此技术实现的系统主要功能结构与性能特点。本文介绍的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定位与姿态监视测量的领域。  相似文献   
92.
对真空热试验作了概述,从真空热试验剖面、外热流模拟、密封舱压力控制、温度测量等方面介绍了神舟飞船真空热试验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3.
航天设备中普遍采用的DC/DC电源变换器,在高频开关状态下工作时引进了严重的电磁干扰,本文结合具体设备的EMC试验中出现的“超标”现象,对应用Interpoint滤波模块与DC/DC电源变换器模块配套使用的电路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介绍了EMC加固试验的探索与实践中,设计必要的补偿电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或抑制各种高频噪声与电磁干扰。消除“超标”现象,达到较好的电磁兼容效果。  相似文献   
94.
神舟号载人飞船船载测控通信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神舟号载人飞船船载测控通信分系统中统-S波段(USB)、C波段、遥测、遥控、图像、话音、超短波(VHF)、短波(HF)和天线等子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与特点,以及跟踪测轨、话音通信、遥控、遥测和天线等的可靠性设计。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控通信分系统都完成了测量任务,完全能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95.
96.
俄罗斯典型空间对接机构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宇 《航天器工程》1994,3(2):33-38,64
简要介绍了俄罗斯几种典型的空间对接机构,其中包括从六十年代至今,联盟号飞船所使用的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对接机构,着重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对接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低高度大气层内飞船应急返回时返回舱的姿态运动规律。返回舱分离后以非配平攻角飞行,大分离角速度和大气动力矩作用下其飞行姿态不稳定,必须利用自身的控制发动机和受到的气动力拒使其俯仰机动定位到大头朝前的姿态(呈配平飞行),仿真表明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衰减振荡过程。一种通过实时调整质心位置以改变气动力矩大小,从而达到减小振幅、改善并缩短其振荡过程的方法被提出,它为宇航员承受过载和启动回收着陆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8.
文中给出了有风情况下半弹道式载人飞船返回轨道的精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
100.
彭坤  杨雷 《宇航学报》2018,39(5):471-481
为提高空间站利用率,降低载人登月任务成本,有效开发地月空间,研究了基于地月空间不同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首先对比直接往返登月飞行模式,对基于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进行任务分析,通过空间站将载人登月任务解耦为载人天地往返任务和登月任务两部分;其次通过轨道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出考虑登月任务需求的地月间空间站可运行轨道和停泊点;最后建立一套飞行模式评价模型,从速度增量需求、飞行时间、空间环境、登月任务窗口、测控条件、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后续任务支持性和任务可靠性方面对6种不同位置空间站的登月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L2点Halo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为更优飞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