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91篇
航空   520篇
航天技术   141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1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抛开经典Fick定律,提出用传质频率来表征燃油和空气氧氮传质的快慢,建立了以频率传质模型为基础的飞机燃油箱冲洗惰化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对传质速度进行量化,而国内外工程界目前使用的模型不具备此量化能力;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得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相关封闭燃油箱内的氧氮传质实验数据的验证;将该数学模型用于仿真A320的飞行阶段的氧的体积分数,仿真结果同测试数据及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后发现:频率传质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进一步仿真表明,载油率的增加会明显延缓惰化氧的体积分数的降低,且在高载油率下频率传质模型同不传质以及瞬时平衡这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52.
热处理对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热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在GH33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锆纳米结构涂层,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拉曼光谱(RS)等分析手段对原料粉末和涂层的显微结构、相组成进行了观察和确定,分别利用激光脉冲技术测量了热处理前后涂层的热扩散率.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纳米涂层颗粒分布在65~110nm之间,大于原料粉末的40~70nm,涂层主要由亚稳四方相氧化锆组成.1050℃下热处理34h后,涂层的热扩散率从制备态的2.15×10-3~2.75×10-3cm2/s升高到2.65×10-3~3.25×10-3cm2/s.   相似文献   
253.
陈伦炳  孙娜  李林颖  张斌 《推进技术》2022,43(3):258-267
为了定量化地评估SRM喷管喉衬烧蚀这一复杂物理化学过程中,不同因素相互制约或激励对喉衬烧蚀整体情况产生的耦合影响,并探寻影响喉衬烧蚀率的关键因素,应用自主研发的高维不确定量化算法,有效解决“维度灾难”问题,研究了燃烧室压强、燃气比热比等7个因素对烧蚀的耦合影响规律,并通过全局敏感度分析技术探究了不同关键因素对烧蚀率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就烧蚀模型物理机制本身而言,影响烧蚀率的关键因素为燃气比热比、喉部马赫数和燃气温度;考虑实验实际中相关物理量的不确定性输入后,燃烧室压强由于自身较大的不确定度输入成为影响烧蚀率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4.
针对微细颗粒在涡轮叶片表面的沉积问题,采用EI-Batsh沉积模型对涡轮叶片表面微细颗粒沉积情况进行数值仿真,探究压力面冷却射流对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主要发生于叶片前缘与压力面,且沉积率随着粒径的增大不断增大,但粒径增大到17 μm后沉积率增加幅度开始变小.存在冷却射流时,射流可以通过吹离和卷吸作用影响小...  相似文献   
255.
管制员的人为差错是导致航空器空中相撞的主要诱因,对空管人因失效概率进行有效预测是一个难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误率预测技术(THERP)与认知可靠性和失误率分析模型CREAM)的组合空管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方法,基于THERP 技术二叉树模型构建事故发展基本脉络,再基于CREAM 方法对各个人误行为触发概率进行修正,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概率预测结果。通过相似事故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可识别关键性的事故影响因子,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为研究预测空管人因失效概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56.
RTM酚醛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内外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从树脂的合成、主要特征、工艺和性能等方面介绍了几种RTM酚醛树脂——酚三嗪树脂、苯并噁嗪树脂、双马改性酚醛树脂和PAA树脂,同时指出了各种树脂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57.
对LY12CZ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加速腐蚀。在扫描电镜下检测了不同腐蚀时间后LY12CZ铝合金材料上形成的腐蚀损伤。腐蚀损伤的严重程度用腐蚀面积率和腐蚀坑深度描述。通过对比性试验获得了腐蚀损伤对LY12CZ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8.
对模糊控制理论在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建立了汽车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查询表在线插值的模糊控制器。该模糊控制器克服了直接模糊合成和查询表控制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制动效果,并对不同的路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59.
苯并恶嗪树脂烧蚀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苯并恶嗪树脂作为烧蚀树脂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TGA对四种中间体固化树脂的成碳率进行了测量,表明含有多个恶嗪环的PBOZ中间体和含有两嗪环的MDABOZ固化树脂和DRBOZ固化树脂成碳率较高,达到60%以上,而含有一个嗪环的SRBOZ固化树脂的成碳率相对较低。在以SRBOZ中间体为主体的树脂体系中引入MDABOZ中间体、DRBOZ中间体和APPFBOZ中间体后树脂体系的粘度较低而其固化产物的交联密度明显提高,成碳率达到60%以上。小发动机烧蚀试验表明PBOZ固化树脂的耐烧蚀性能较好,能够作为烧蚀树脂;SRBOZ中间体引入了MDABOZ中间体后树脂体系的粘度较小而其固化产物的耐烧蚀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60.
为了能够抑制低频微幅振动,提出了一种磁性并联低刚度隔振器,其由固支的承载梁和磁性弹簧并联构成.其中,磁性弹簧由4个永磁体对组成,每个永磁体对中的两块永磁体相吸配置,并在梁上对称均布;利用等效电流法对永磁体进行建模,根据安培定律给出了永磁体之间磁力的计算表达式,最后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其近似表达式;分析讨论了梁的等效刚度计算方法,进而得到了所提出的隔振系统的等效刚度计算方法;在不考虑系统非线性影响时,对该隔振系统进行了隔振特性分析及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线性隔振器相比,该隔振器能够有效地隔离低频振动,降低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从而拓宽了隔振器的隔振频带,并改善了系统的阻尼特性,有效地降低了共振区域的共振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