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68篇
航空   267篇
航天技术   489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梁相文 《飞行试验》1998,14(1):17-21
本文概述了一利用飞控系统计算机软件程代替专用信号发生器激励系统,测定飞控系统自动驾驶仪动态品质的试飞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含控制增稳功能的自动驾驶仪不能使用驾驶杆激励飞控系统的试飞难题。  相似文献   
212.
强迫扰动下的射流撞击雾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楠  雷凡培  杨岸龙  周立新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27-124027
为全面把握撞击式喷嘴的工作特性,进一步认识雾化在燃烧不稳定中所起的作用,采用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强迫扰动条件下撞击式喷嘴的非稳态雾化特性研究。试验方面,采用水力扰动装置产生喷前压力扰动,由脉动压力传感器记录喷前的脉动压力,由高速摄影对动态的喷雾场进行背光拍摄。数值模拟则是基于开源程序Gerris开展,通过给定周期性变化的速度入口来模拟前端压力扰动下的撞击雾化过程。首先验证了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案处理非稳态雾化的有效性,其次将自然雾化与强迫扰动雾化进行对比,分析了强迫扰动条件下的撞击雾化特性,最后研究了扰动频率与扰动幅值对于撞击雾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强迫扰动下的射流撞击喷雾场出现了弓形液滴群局部聚集的现象,并且在时间上表现出周期性特征,雾化频率与强迫扰动的频率一致。在研究的频率范围(1 257~3 563 Hz)内,撞击式喷嘴的雾化对扰动都有响应。扰动频率主要影响相邻弓形液滴群之间的间距以及雾场与扰动压力之间的相位关系,扰动幅值则主要影响雾化Klystron效应的强度。随着扰动幅值的增大,液膜的破碎长度减小,撞击点下游的流量特性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由正弦波形转变为陡峭前缘波形。  相似文献   
213.
214.
飞机振动预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振动预计在飞机设计研制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振动分析不少的一部分,贯穿于飞机设计定型的始终。本文研究由外部扰动气流引起飞机结构的振动的预计问题。  相似文献   
215.
GPS广域增强系统电离层延迟网格修正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种广域增强系统地面监测网对电离层延迟的观测数据生成网格修正值算法,并在天津,长春,西安三地通过用双频接收机同时采集的电离层延迟实测数据,对广域增强系统的电离层网格修正法的修正精度进行验证,并与一般用户目前采用的Klobuchar模型修正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网格修正法的修正精度普遍大于80%,优于Klobuchar模型修正法,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电离层实时修正法。  相似文献   
216.
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天波超视距雷达 (OTHR)是一种利用电离层对高频信号的反射作用自上而下进行目标探测的雷达体制。由于该雷达具有大范围的监视能力、防低空突袭、抗隐身以及早期预警等突出优点 ,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首先介绍了OTHR的性能特点及发展历史 ,接着就雷达的总体结构、干扰的抑制、由电离层引起的信号失真的校正 ,以及信号检测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最后指出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7.
流动分离的控制是当今流体力学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外激发小扰动对基本定常分离流的二阶时均整流效应,结果表明:在合适的St/Re比值下,一个足够大振幅的激发扰动可以推迟甚至抑制分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8.
在旋涡发生器内进行了涡管内的涡破裂研究。试验表明,不论是泡状或是螺旋状破裂,趋近破裂点时流速均趋于零;非定常扰动使涡轴附近的轴向速度增大,从而延缓了涡破裂的发生;在定常流参数、扰动频率和振幅的适当组合下,扰动可促使破裂状态由泡状转变为螺旋状,大大推迟涡破裂的发生。初步的理论分析表明,上述现象可能来源于流动共振。文中最后还给出了水槽中前缘振动襟翼的实验结果。试验表明,襟翼振动可延缓破裂的发生,且存在一个最佳的频率。试验中还发现,大迎角时,若襟翼不振动,可交替地只在一侧产生前缘涡,襟翼振动可消除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19.
为了将建立在赤道为对称面假设基础上的二维半球域对称)电离层发电机理论扩展到全球,本文在解发电机方程时,去掉赤道对称面这一假设条件和两极附加的边界条件,使通常的边值问题变成一种“无边界’问题.它更合理地描述了电离层发电机过程,而且可以给出半球发电机理论所不能给出的特征,例如,可以对Sq电流体系的UT变化、季节变化、非偶极子地磁场部分的发电机效应等南北半球不对称的情况进行数值计算.计算实例表示,在简单的赤道对称情况下,它可以复现二维半球(对称)发电机模型的结果.在不对称情况下,电流体系的强度、焦点位置、电流方向等显示出较为复杂的变化,而半球发电机理论则无法解释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220.
将最大熵动态互普方法用于高频多普勒台阵数据处理,从覆盖太阳活动高、低年份的高频多普勒台阵观测数据中,得出了中国中部地区电离层声重波扰动的传播方向、时空尺度等参量之间的统计分布特性,进而探讨了有关扰动源的情况,结果表明,极区源和局地源两种不同的激发源所激发的声波,分别反映了电离层扰动的全球传播和地区特性两种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