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37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引言甚高频(VHF)通信是目前在民航地空通信中最主要的通信手段。但近年来,随着民用无线电设备的增多,民用机场的通信、导航信号经常遭受有害的电磁波干扰。无线电干扰不仅使飞机与地面指挥之间通信时常受到阻碍,对飞行安全也造成极大隐患。  相似文献   
32.
采用细线近似对金属螺旋线的电磁散射作距量法数值研究,对于具有镜象对称特性的右旋和左旋金属螺旋,计算了不同尺寸,不同电磁波投射方向下的感应电流和散射场幅值,计算结果表明,由它们产生的感应散射场同样具有镜象对称性,计算得到的前向和背向散射场显示不同旋向的螺旋对散射场的极化产生相反的旋转。  相似文献   
33.
给出了电磁导弹的基本模型,阐明了其物理机理,介绍了电磁导弹的基本特性及其对未来电子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DEMETER卫星记录到的电离层加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法国DEMETER卫星运行期间, 地基电离层加热装置SURA和HAARP开展了一系列加热试验, 记录到各类电离层异常信息, 发现电离层加热过程中卫星观测的电离层扰动信号包括HF发射泵波及边带泵波、VLF人工源增强及频谱拓展、ULF/ELF/VLF调制波、ELF电磁扰动、ULF谐振波、等离子体特征参量扰动及高能粒子沉降等. 由于传播及耦合机制的差异, 发射泵波可以穿透电离层直达卫星高度, 其观测概率最高达到68%以上, 其他扰动受发射调制模式及当地电磁环境等影响,观测概率相对较低, 均在40%左右, 有些甚至是某次试验中出现的个别事例. 结合中国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飞行轨道设计及载荷配置等,对未来开展加热试验进行了分析论证, 并参考DEMETER卫星试验结果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5.
霍尔推力器羽流对S波段电磁波信号有衰减作用,这对星上推力器与天线的布置策略有重要影响。为研究S波段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建立几何光路算法,对电磁波在等离子体羽流媒质中的传输衰减进行数值描述,并以试验所测的信噪比数据来验证算法精度。验证试验采用空间透射波法,在相同工况的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中,最大计算误差为26.1%,平均误差为7.3%;在趋势上,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针对84个在轨典型工况进行S波段电磁波信噪比衰减计算,结果显示:羽流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是影响衰减的主要因素,衰减最大区域出现在天线位置0.3~0.6m、方向角15°~30°的区域,衰减值在-7~-4dB之间。该结果可为霍尔推力器与天线在卫星的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基于传播矩阵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电离层的反透射系数, 同时解Booker复系数四次方程得到电离层的复折射指数, 分别研究了电离层反射透射系数及折射指数随VLF频段入射电波频率、入射角和地磁倾角、电离层电子浓度及碰撞频率的变化规律. 计算结果表明, 在VLF频段, 垂直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磁(Traverse Magnetic)波更易透射进入电离层, 而水平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电(Traverse Electric) 波易被限制在地-电离层波导内来回反射. 电离层电子密度较低时 (如夜间), 在高纬度地区, 观测到地震电离层VLF异常的概率更大. 当考虑地磁场 的影响时, 电离层将允许地震辐射的超低频(Ultra Low Frequency ,ULF)/甚低频 (Very Low Frequency, VLF)部分的电磁波透射进入电离层, 这一点已有很多卫星观测事实为证, 但其进一步的物理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基于GRECO的复杂目标多次散射RCS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目标多次散射问题对于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 Section)的精确预估具有重要影响.以图形电磁计算(GRECO,Graphic Electromagnetic Lomputing)软件为平台,充分利用其可视化计算的特点,采用像素为基本计算单元,开发了一种多次散射计算方法.通过获取像素几何信息,搜索符合多次散射条件的像素对,并将高频计算方法中的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相结合,实现了对发生多次散射的复杂目标RCS可视化计算.应用AUTOCAD软件建立了角反射器和导弹模型,将最终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中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计算开口腔体RCS的前后向物理光学迭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介绍了物理光学迭代法的基本原理,并用此方法计算了单端开口腔体的RCS(雷达散射截面)。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光学迭代法与前后向算法相结合的欠松弛迭代算法,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39.
APG-77相控阵火控雷达机载雷达是战机的眼睛。在通常情况下,战机眼睛的好坏,决定了空战的成败。敌机入侵,警报骤响,夜色茫茫中,两架战机呼啸升空。飞机抵达指定空域并开启机载火控雷达,展开了对高空来袭敌机的搜索。瞬间,平视显示器右上角立刻出现了由雷达传来的来犯敌机踪影:目标距离164,航向147,速度845,高度3200。平显上电子显示的用于瞄准的光环摆动着朝屏幕的右上方缓慢移动。飞行员右手稳操驾驶杆,努力使飞机朝向目标。另一只手扶在油门杆上,控制飞机加速飞行。目标框顿时呈菱形放大显示,火控雷  相似文献   
40.
电磁频谱是按电磁波频率或波长分段排列的结构谱系。从电磁频谱的天然特性、社会特性和应用特性三个方面出发,比较系统完整地归纳出电磁频谱的各类基本特征属性,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电磁频谱提供基本的思维启发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