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25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目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软件生存周期为线索,论述了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问题,就如何从行政法律、组织管理及技术三方面相结合来建立一个软件安全体系进行了探讨。最后重点讨论了如何在软件生存周期当中系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确保其安全。  相似文献   
43.
用于有源诱饵的小型化天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目前天线研制情况,对用于有源诱饵的小型化天线作了一些探讨。介绍了可供诱饵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的两种类型的天线:平面螺旋天线(及其变态形式)和微带天线(包括微带天线阵)。  相似文献   
44.
靶场反导试验中,反导武器系统面临弹道靶弹突防过程中施放的各种有源干扰,为了给反导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需要对伴随有源干扰信号进行监测.通过研究弹道靶弹突防中伴随有源干扰机的工作过程与特点,提出伴随有源干扰信号监测系统应具备的特点与使用要求,分析伴随有源干扰信号监测系统与常规监测系统的差异,设计了伴随有源干...  相似文献   
45.
46.
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中的电子战威胁环境。针对弹道导弹突防阶段可能遭受的电子攻击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电子防护措施,并对防护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弹道导弹突防阶段电子防护效能的概念,建立了电子防护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电子防护效能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47.
针对反舰导弹突防面临红外成像末制导拦截导弹威胁,提出一种基于面源红外诱饵的弹载红外干扰技术,介绍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原理和特点,分析弹载面源红外诱饵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形式,对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8.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Software Life Cycle Model)是用于描述软件从开始研制到退出应用全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范化模型。对于航天工程地面测控软件,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原型模型等传统模型往往不能非常有效地适应其特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这些经典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在分析航天工程地面测控软件高可靠、需求易变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生存周期模型——构造增量模型。  相似文献   
49.
DED地形文件格式是MutiGen公司的专有数据格式,尚无关于其数据存储格式的详细说明,为在低空突防实时仿真系统中应用DED地形数据构建地形探测雷达模型、验证突防算法,通过实验分析得出DED地形文件信息存储格式,给出了地形数据提取与坐标转换的算法,有效地克服了低空突防实时仿真中缺乏大范围高精度地形数据的问题,解决了数学仿真和视景仿真地景完全匹配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0.
为有效解决未来长期载人地外生存面临的物资供给等关键问题,获得更高的氧回收率、能量转化效率和更低的应用成本,亟须发展更高效的地外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文章总结了地外二氧化碳利用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发现不同技术之间差异大,在航天应用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外环境限制因素,以选用更合适的技术。空间站上已搭载的Sabatier装置和火星车上的MOXIE装置初步实现了地外二氧化碳还原。以“地外人工光合成”为代表的常温二氧化碳转化技术可为地外环控生保提供新路线。其不仅能够实现地外氧气供给,还可获得甲酸、乙烯和甲烷等有机分子作为燃料或生物转化原料。随着相关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有望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和高附加值有机物、甚至碳糖食物的生产。地外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将实现地外密闭环境下的废弃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降低载人空间站、载人深空飞船的物资供应需求,也将为原位资源利用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提供创新思路,以支撑未来可承受、可持续的地外生存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