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380篇
综合类   94篇
航天   1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淘碟     
《今日民航》2012,(1):89-89
1《时间规划局》未来世界走向时间决定论,人们手腕上有个生命计时器,这个计时器的时间成为当时社会的通用货币。贫富分化,富人在漫长的生命中空虚无聊,穷人却在苟延残喘,甚至要与时间赛跑来争取生命的强度。  相似文献   
42.
来自太空     
刘远 《飞碟探索》2012,(11):22-22
我们都是火星人吗?假如地球生命真的是火星生物的后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研发的一种仪器可能将为此提供确凿的证据。为了探察过去或现在火星上的生命迹象,并且假定火星生命和地球生命的确相关的话,一种有希望的探察策略就是搜寻DNA和RNA,尤其是搜寻所有地球生命几乎共有的这些遗传分子中的特定序列。  相似文献   
43.
康尔 《飞碟探索》2010,(4):30-30
<正>1969年,阿根廷,圣·琼斯。1968年12月6日,秘鲁,圣·胡安。1969年12月30日,阿根廷,博尔齐。塞博斯蒂纳·泰迪教授和他的学生泛舟纳胡拉湖时,泰迪教授用他的莱卡相机记录着湖光山色。在寓所整理照片时,他发现了照片中的这个类似碟形的飞行物,经过几位专家分析,排除了镜头污渍的可能性,并肯定这个物体是一个实体。据了解,在纳胡拉湖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明的飞行物。  相似文献   
44.
朱映晓 《今日民航》2010,(6):122-122
我顶怀疑那些现身说法"我老公当初如何一无所有而我却毫不介意、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什么都有了"的女人,如果你们现在还是一无所有,或者所有不多——因为成功这个东西,并不是人好勤快甚至有能力它就跑来的——你是否还能如此洋洋自得,  相似文献   
45.
马莉 《西南航空》2012,(7):79-79
有人说,人从出生到死亡,其实就是两万多天——如果你匆匆地跑,那么,很快就跑到了尽头:如果你边走边欣赏风景,那么.你会感觉到生命在冗长中的那份从容,那份沉淀,和那份淡定。慢.是优雅,慢,是境界!懂碍慢,才懂得人生之真谛,懂得生命之风雅!那么在慢中,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脚步走得多姿多彩甚至步步留香呢?  相似文献   
46.
于涛 《飞碟探索》2013,(12):30-31
我们对于生命起源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大病毒的发现进一步拉近了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距离。也为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47.
当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自发发生说时,它只是一个哲学学说。到了17世纪,雷第试图用实验来验证它,它就变成了一个科学假说。但是实验却没能获得公认的结论。一直到19世纪,微生物能否自发发生,仍然是一个争论非常激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严小平 《飞碟探索》2010,(12):44-45
德雷克方程式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成为用敏感的无线电搜寻来自地外文明信号的第一人。他将一个26米的射电望远镜对准二颗近邻星,一次虚警之后,没发现有意识的信号。第二年,在为一个梦想思想家(包括年轻的萨根)的会议准备时,他以《如何讨论探测智能生命可能性》为题写了一个大纲,大纲从恒星形成的速率、典型的行星数量和消解文明的寿命开始。他说:“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骗局。现在让我吃惊的是,这竟然被写进了天文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49.
楚杰 《飞碟探索》2012,(7):50-50
我们所有人都相信,世界有一些定律。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相信世界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海是蓝的,森林是茂密的,有些东西一直是这样的,而且永远都会是这样的。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使我们无法了解地球的真实面貌。生态会更恶劣?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