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20篇
航天技术   178篇
航天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5月25日,美国航宇局宣布,将在2016年启动耗资10多亿美元的名为OSIRIS-REx的太空探测计划,发射一艘机器人飞船,并在4年以后抵达一颗被称为1999RQ36的近地小行星,收集星面尘埃,然后于2023年返回地球。科学家届时将对样本物质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以便找到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实际  相似文献   
192.
《中国航天》1999,(11):29-30
美国航宇局的深空1号探测器7月28日从一颗小行星旁边飞过,从而完成了它的所有飞行目标。但由于可见光相机位置不当,飞越过程中没有拍到该小行星的可见光照片。不过红外成像装置还是拍摄到了一些照片。这次迄今为止离天体最近的飞越探测能得以实现,星上自主导航系统可以说功不可没。除可见光相机问题外,从遥测数据及姿态机动造成的无线电信号多普勒频移来看,这次飞越基本上是按要求进行的。星上的等离子体探测器及其它仪器有可能还获得了其它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深空1号是美国航宇局喷推实验室的一项计划,旨在验证未来行星际探测所…  相似文献   
193.
日月 《太空探索》2003,(6):32-33
1801年元旦之夜,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陌生的星体,经研究表明,它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但它的个头却无法与地球相比,故称为小行星。 为何有的发现者备受冷落 皮亚齐发现小行星“谷神星”后,顿时就名震世界,成了皇家学会  相似文献   
194.
《航天器工程》2010,(1):23-23
据新华网2009年11月25日报道,美国太空网消息称,近日一项名为“移民石”(PlymouthRock)的太空研究计划取得重要进展。包括NASA和众多航天工业公司在内的多家科研机构或组织参与了该项目。据了解,此计划不仅将加强人类遨游外太空所需的硬件系统的研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人类长期在月球和火星上驻留的能力和信心。同时,研究计划还将能够帮助人类避免未来太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5.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0,(1)
<正>中国CHINA孙家栋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荣获此项殊荣。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三巨头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96.
2002年9月,一颗轿车般大小的陨石从天而降.径直对着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维季姆河撞过来。侥幸的是,维季姆河与当年的通古斯卡河流域一样人迹罕至,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可是媒体依然炒作一番,当地群众也着实惊慌了一阵。  相似文献   
197.
遨游太空近31载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已杳如黄鹤。NASA称,2004年1月收到的微弱信号看上去是来自这颗探测器的最后消息,其中已无任何遥测数据。“先骄者10”号于1972年3月2日发射升空,主要考察目标是木星。它是第一个穿过小行星带成功到达木星附近并获取近距离图像的探测器。1983年,它又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探测器。  相似文献   
198.
199.
太空城的建材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虽然我们用三篇文章进行介绍,但也仅仅是说个大概,如要进行详细介绍,可能得写一本大部头的专著。前两期介绍了与月球有关的建材系统,这一期主要介绍利用小行星资源的问题。在未来太空城的建设中能否利用小行星的资源,主要考虑以下问题:小行星上有何种资源?小行量上的环境?小行星资源的开采、冶炼、加工和运输?  相似文献   
200.
科学家们正在忧心忡忡地关注着一群危险的小行星,它们有可能与地球相撞。但如何改变这些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