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20篇
航天技术   178篇
航天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自从1959年世界第一个空间探测器升空以来,人类已相继发射了拜访月球、太阳系的七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器,有的探测器还飞到太阳系外去揭示更遥远的深空奥秘,其中对月球的考察最详细,甚至派遣了航天员赴月球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32.
许斌 《太空探索》2005,(5):F002
在璀璨的星空里,两颗遨游在太空的小行星拥有了带“中国血统”的名字——“神舟星”和“杨利伟星”,它们已被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133.
尹怀勤 《航天》2009,(7):42-45
5月7日报载.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似计划利用即将返回地球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对正在研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预测系统的精确度进行测试.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隼鸟号航天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4.
《中国航天》2010,(10):55-56
据日本媒体10月6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在“隼鸟”小行星探测器的返回舱内发现了可能来自地外的微粒。该探测器在历经7年的丝川小行星探测之旅后于6月份回到地球。报道称,这些微粒具有不同于此前收集到的据信源自地球的尘埃和铝粉的特征.JAXA同NASA合作.于6月24日开始对“隼鸟”的多层样品收集容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5.
136.
和地球相撞     
<正>天空中有个奇怪的亮点,1小时后似乎更加耀眼,慢慢地它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亮,3小时后进入了地球大气层。原来这是个小行星。它开始着火燃烧,成了个火球。几秒后,撞入我们地球的表面……  相似文献   
137.
鲁宾 《飞碟探索》2013,(4):24-25
球粒陨石的组成物质和形成行星、卫星、小行星以及彗星的来源相同。每个类型的球粒陨石群组各有其独特的质地以及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138.
《航天器工程》2011,20(5):98-98
据新浪网2011年8月9日报道,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正计划发射一个撞击器,撞击一颗小型小行星,用以测试能够让小行星在多大程度上偏离轨道。欧洲航天局的此项任务名为“堂吉诃德”,目前正处于计划阶段。  相似文献   
139.
美国政府为什么将载人航天未来计划的重点放在去捉小行星,而不是重返月球,曾是一个重大谜团,本文以独特的视角试图解开这个谜团。  相似文献   
140.
章园 《航天员》2013,(1):14-17
小行星是指不易挥发出气体和尘埃,在太阳系里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小行星由岩石或金属构成。开展载人/非载人的小行星探测活动将为我们应对小行星撞击,探索宇宙演化和生命起源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