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2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航空   2096篇
航天技术   445篇
综合类   282篇
航天   73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计算分析了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lastic Ring Squeeze Film Damper缩写为ERSFD)的油膜力特性,从求解ERSFD油膜力控制方程出发,计算分析了油膜刚度和油膜阻尼特性,并与SFD的油膜刚度和油膜阻尼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ERSFD油膜力特性与SFD相比得到了较好改善,还从理论上计算分析了影响ERSFD油膜力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2.
飞船返回舱跨声速全局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在飞船返咽舱这类短钝飞行器的亚、跨声速风洞试验中都发现了极限环振动形态这一问题,利用全局稳定性分析和数字仿真方法,研究了返回舱在跨声速和高亚声带飞行时的动稳定性,得到与风洞试验类似的结果,即返回舱处于极限环振动形态。因此,在返回舱再入亚、跨声这飞行段,为保证飞行安全,采用有效和可靠的姿态控制系统来控制和减缓动不稳定影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353.
李应海  陈元先 《航空学报》1999,20(Z1):25-27
提出3种闭式环控系统动力源方案,并对这3种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为ECS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54.
用胞映射法分析双线性结构刚度的机翼颤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映射轨迹追踪技术引入基于空间Poincar啨截面的胞映射方法中 ,并定义初值分析空间 ,以适应分析高维动力系统运动类型初值域的需要。改进后胞空间中胞的数目大大减少 ,计算时间缩短 ,运动特征的确认更为准确。应用该方法研究扭转方向具有双线性结构刚度因素的机翼颤振问题 ,结果显示 ,初始条件对系统动力学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两段刚度之比小于某临界值时 ,随着机翼颤振速度增大 ,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导致平衡点、极限环振动、复杂的周期运动、混沌和发散运动等不同的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355.
隐式无网格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求解Euler方程的隐式无网格算法,并应用于复杂的流场计算。采用无网格算法,计算区域用点云离散代替通常的网格划分;计算点上的空间导数,用当地点云上引入的二次极小曲面逼近。求解的Euler方程用隐式时间后差离散,结合用Roe的近似Riemann解确定通量,并用LU-SGS算法分步计算,数值求解了单翼型或双翼型模拟的复杂绕流。  相似文献   
356.
点火能量等因素对脉冲爆震室压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汽油/空气两相混气为可爆混合物,采用汽油机点火和半导体高能点火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点火频率对脉冲爆震室中不同位置脉冲爆震波压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充满度大,产生的紊流强度大,有利于爆震波的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低能量(50mJ)的点火系统点火时,点火频率大于实际产生的爆震频率;用高能(IJ)点火系统时,可缩短烯向爆震转变(DDT)的距离,易产生爆震,所得爆震波的峰值压力明显增大,所得结果可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设计、爆震点火系统选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57.
一种40°撞击角双股自击式喷嘴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纪国  王珏  沈赤兵  周进  王振国 《推进技术》2002,23(3):207-208,222
研究了一种 4 0°撞击角双股自击式喷嘴冷流特性和热试验流量系数。冷流试验以常温水为介质 ,用激光散射测粒仪和探针研究了该喷嘴的雾化质量和流强分布。在 1 35MPa~ 1 75MPa的喷嘴压降下该喷嘴椭圆形喷雾的喷雾锥角为 2 6°~ 38°,流强呈单峰型分布。统计研究了该喷嘴冷试验和在液氧介质下热试验时的喷嘴流量系数 ,流量系数在 0 6~ 0 8之间  相似文献   
358.
“瓦”状塞式喷管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梧叶  刘宇  马彬  程显辰 《推进技术》2002,23(4):292-297
为了寻求高性能和更接近工程应用的发动机,提出了一种内喷管为轴对称喷管,塞锥为凹面的“瓦”状塞式喷管,分析了这种塞式喷管的优缺点,并针对一研究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比较,数值模拟采用NND格式求解曲线坐标下的三维平均雷诺的N-S方程,并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封闭方程组,实验研究采用酒精和氧气作为推进剂进行了热试车;研究模型的内喷管面积比为3.24,总膨胀比为22.15,设计压力比为220,结果显示“瓦”状塞锥改善了塞锥的流场,并且当压力比在16.8-220的范围内变化时,其相对理想喷管的喷管效率在0.90-0.96内变化,对发动机设计作进一步改进,其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59.
瓦状塞式喷管冷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梧叶  刘宇  马彬 《推进技术》2002,23(5):420-424
为了掌握瓦状塞式喷管更多的特征,采用空气作为介质,对一瓦状塞式喷管进行了底部限流板、底部二次流及内喷管倾角对性能影响的冷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中空,底部压强一般比环境压强要低;塞式喷管底部加入二次流可以增加底部压强,但底部二次流对性能的影响在1%-2%以内,少量的二次流对增加性能的效果较好,而加入更多的二次流则效果有限;增大内管倾角,可以增大底部压强即增加底部推力,但存在一个最佳倾角,使最大效率最大;本次冷流实验的瓦状塞式喷管最高效率为96%,其高度补偿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60.
塞锥型面简化与截短对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长辉  刘宇  戴梧叶 《推进技术》2002,23(5):438-440
用NND差分格式求解N-S方程,对截短直锥塞式喷管和用特征线法设计的截短型面锥塞式喷管的流场和性能进行了比较。成功地捕获了流场激波、膨胀波及反射压缩波,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对不同型面塞式喷管在不同高度下的推力性能和塞锥截短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同长度的截短直锥发动机总推力比型面锥塞式喷管发动机低1%-1.5%;相对30%截短型面塞锥发动机,50%截短型面塞锥发动机的总推力可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