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429篇
航空   2325篇
航天技术   441篇
综合类   295篇
航天   68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台湾“中华-2号”卫星于5月21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台湾官方称,该卫星用于民用;但去年11月台湾卫星计划负责人也表示“中华-2号”卫星还将用于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22.
本文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在室外贮存条件下的热应力和热应变计算的一般方法。按照气象资料,研究和提出了平均环境热载荷变化的模型——考虑了环境温度、天空辐照、风对流和太阳辐照等因素——并用以计算结构件的表面温度。数值算例应用于在亚利桑纳州菲尼克斯城地区存放的发动机粘弹性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23.
少烟幼畜(Maverich)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使用寿命估计是以解剖发动机的推进剂性能数据为基础进行的。为了在两年的时间里模拟五年的使用寿命,这些发动机经历了实验室加速化学和力学老化。用经验老化模型来推测发动机推进剂的性能和药柱横截面上的性能梯度,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机模型来计算这些性能梯度,并确定发动机安全裕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分析,预计这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10年之上。  相似文献   
24.
针对远洋航天测量船设备系统复杂、布局分散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虚拟仪器(VI)技术建立测量船网络化状态监测系统的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阐述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分布式状态监测系统所采用的模式和工作方式。最后,介绍了测量船建立的总线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5.
免疫功能候选标志物 免疫标志物是一种能在特定代谢途径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有机或无机的),能被追踪并与特定免疫功能相关。显然,太空中需要实时、无创取样和分析,然而,何种物质(或系列物质)能够提供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全面评价还处于争议中。  相似文献   
26.
安全是民航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航空消费者的利益核心。只有保证安全,才能真正维护消费者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对维护安宁有序的社会环境发挥正  相似文献   
27.
某动力调谐陀螺挠性接头抗冲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祖华  俞文伯 《宇航学报》2006,27(5):925-929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中最薄弱的部分,在运输时,外界和弹体自身的振动和冲击不可避免地对挠性接头的薄弱环节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接头抵抗冲击能力的研究可以帮助制定储运策略。为了弄清某型动力调谐陀螺的挠性接头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论文首先建立了陀螺的离散动力学模型,通过直接积分法得到系统在特定冲击作用下的响应,并根据响应得到挠性结构的变形;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挠性部分的应力和变形的对应关系,进而获得接头挠性结构处的应力;最后运用累积损伤理论对挠性接头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型陀螺能承受的极限冲击加速度约为150g-180g。  相似文献   
28.
董瑶海 《上海航天》2004,21(4):1-11
简要说明了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的总体情况。介绍了FY-1C星运行5年。D星运行2年后的测控、电源、热控、敖传、扫描辐射计和星载数据收集与分发(DCDS)分系统、有效载荷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以及姿控和星载计算机的在轨运行情况。在轨测试结果表明,两星的在轨运行、功能和性能符合任务书的要求。最后总结了长寿命高可靠稳定优质业务运行的FY-1C,D星的创新点、主要成绩,并给出了部分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9.
30.
当代空间红外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空间红外观测的意义 □□温度低于4000K的天体的辐射主要在红外区,因此是空间红外天文观测的主要对象。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揭示冷状态的物质 宇宙中从微米大小的尘埃到巨大的行星,它们的温度范围是3~1500K。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物体辐射的大多数能量位于红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