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航空   4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岩 《飞碟探索》2004,(4):40-40
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物质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等效性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用时空的弯曲来解释引力的作用,但引力的真正传播载体是什么仍然是未知的。之后.爱因斯坦对引力场方程做了近似的线性化处理,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引力如同电磁波一样.是靠引力波来传  相似文献   
32.
程晓丹 《国际太空》2011,(12):62-62
2011年11月24日,数学与航天技术交流会在京成功召开。本次交流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发展部主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丘成桐先生热情赞扬了祖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神舟-8与天宫-1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丘先生指出,现代数学与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和工程科学越来越紧密地相互结合;交会对接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也是数学科学和广义相对论验证所需要的。在题为《广义相对论中的质量和动量》的学术报告中,丘先生回顾了他所领导的团队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33.
乔辉 《太空探索》2016,(4):18-21
正美国当地时间2月11日上午10点30分(北京时间2月11日23点30分),国家科学基金会召集了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学家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LIGO执行官大卫·雷茨向世界宣布: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已探测到了引力波。我们做到了!顿时现场沸腾。  相似文献   
34.
《太空探索》2003,(2):F003-F003
  相似文献   
35.
幽游 《太空探索》2007,(1):56-57
90亿年前爆发的恒星 科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暗能量并不是宇宙的新成分,而是宇宙形成历史中的副产品。暗能量是一种神奇的推力导致宇宙以更快的速度向外扩张。科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早在90亿年前暗能量就开始导致宇宙膨胀速度的增加。这幅暗能置的照片同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所预言的一样——从空旷的宇宙中辐射出一种与引力相反的作用形式.来自哈勃望远镜的数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来帮助科学家理解暗能量的本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晓东 《飞碟探索》2011,(2):20-20
引力波是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时空结构的变形。引力波以光速传播,但是引力波的强度很微弱,以至于科学家只能探测被强烈宇宙事件制造的引力波。  相似文献   
37.
《飞碟探索》2008,(5):33-33
《飞碟探索》2008年第2期第25页上,我们出了一道“爱因斯坦的智商测试题”。此题一经刊出,立即受到世界上最聪明的2%的人的强烈关注。为了询问最后的答案,编辑部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本来是不准备刊出答案的,为避免“骚扰”,并向广大热心读者表示感谢,公布答案如下:  相似文献   
38.
立足于爱因斯坦光速不变假设和洛伦茨长度收缩假设的洛伦茨变换不能赋予麦克斯威电磁场方程方程以不变性,也不能赋予电磁波方程以不变性;因此,洛伦茨变换不成立,爱因斯坦的立足于洛伦茨变换的狭义相对论也是可疑的.另一方面,立足于普适的同时性的经典伽利略变换却能赋予电磁场方程和电磁波方程以不变性.  相似文献   
39.
黎成龙 《航天》2009,(6):32-33
时间的起点和终点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出现的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显然预言了时间有起点和终点。宇宙是从“奇点”爆炸诞生的.那就是宇宙的开端。即时间的起点。  相似文献   
40.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透镜效应就.是当背景光源发出的光在引力场(比如星系、星系团及黑洞)附近经过时,光线会像通过透镜一样发生弯曲,其程度主要取决于引力场的强弱。分析背景光源的扭曲,可以帮助研究中间作为“透镜”的引力场的性质。根据强弱的不同,引力透镜现象可以分为“强引力透镜”和“弱引力透镜”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