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225篇
航天技术   1049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2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根据我国火星着陆巡视器工作过程,其着陆发动机需要在相对火星大气高速迎风运动中可靠点火。由于巡视器着陆时发动机喷管出口气流与火星稀薄气流方向相反,目前无法通过理论计算准确获得着陆过程的动态流场对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量值。为验证火星着陆环境下发动机点火的适应性,需要建立发动机的火星大气来流试验环境模拟条件。为模拟发动机在火星大气条件下的相对运动,在真空舱内发动机保持固定,前端设置环形来流形成装置,该装置在发动机喷管周围形成一定速度的逆向来流包络。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试验验证方法,在火星着陆器巡视器主发动机性能考核试验中,针对来流的形成装置开展了设计研究工作。来流模拟试验测试数据表明:在确保贮箱供应压力稳定的条件下,来流模拟系统能够形成100~200 m/s速度的稳定来流,发动机在来流下能稳定启动工作,真空舱压力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2.
提出了新一代深空探测器载测控应答机的一种设计方案,这种应答机既能工作在残余载波体制,又能工作在抑制载波体制,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捕获时间短、测控与数据兼容等特点,它适应我国近期月球探测的需要,也能适应将来我国深空探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3.
174.
陈之纯  贺平  柳丽 《上海航天》2003,20(6):59-62
介绍了国外月球探测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在分析我国现有统一S波段(USB)测控通信网和天文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对探测器测控通信支持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现有条件实现测控通信的解决方案。比较和分析表明,采用有源天馈网络的实现简单且技术成熟可靠,是一个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5.
奔月轨道的一种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涛  杨涤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03,24(2):150-155
月球探测器转移轨道的计算通常归结为对商点边值问题的求解,而找到一种计算效率高、迭代次数少、同时具有较好收敛性的算法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本文采用建立在B平面上的参数作为目标轨道参数,改进了状态转移矩阵迭代方法,并与状态转移矩阵方法相结合使用,给出了一种奔月轨道的求解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迭代次数少的特点,并且对轨道状态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即对初始条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计算算例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6.
回顾了 2 0世纪航天火星探测的历史和成就 ,论述了火星探测器飞行轨道的特点 ,展望了 2 1世纪初期航天火星探测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7.
林雪  张育林  刘昆 《上海航天》2004,21(1):41-43
以微型扫描激光距离探测器(MS-LRF)为测量工具,将卫星绝对姿态确定方法中的双参考向量法用于卫星相对姿态的确定,给出了确定方法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8.
从1959年首次进行探月(前苏联的月球1号)以来,人类已对月球进行了近90次探测;赴火星的探测器也发射了30多个。到目前为止,除冥王星外,人类对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进行了初步探测。1998年以前,这些空间探测器的推进系统都是采用化学火箭发动机。1998年之后,陆续出现了用电火箭推进的空间探测器,如美国的深空1号、日本的缪斯C(又称隼鸟号)和欧空局的斯玛特1。为什么要用电火箭推进?它有什么特点?探测器飞行结果如何?本文对此作简要的介绍,以求引起人们的了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9.
成像光谱仪在未来的一系列行星无人探测活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光谱成像技术的科学目的在于,通过测量行星表面物质反射和发射的可见光与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的强度与分布来弄清行星的结构组成情况。作为美国国家航宇局主持制定的“行星探测仪器确定与开发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目前正研制一种适于多种行星探测任务的标准成像光谱仪。在“伽利略号”探测木星时使用过的近红外成像光谱仪(NIMS)的基础上,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又研制出了Ⅰ型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VIMS)。这台仪器已为美国航宇局初步选中,用于最近批准将要实施的“火星观察者号”航天器的探测任务中。  相似文献   
180.
本文描述了两套飞行测试技术装置:一套用于验证新型光电探测器、电子器件及润滑剂技术,另一套用于验证不使用红外探测手段、而通过可见光图像增强在夜间获取中等分辨率图像的能力。这两套技术装置的尺寸对平台要求较低,适用于体积小、成本低的小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