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航空   1350篇
航天技术   98篇
综合类   257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深空测控网采用大规模天线组阵系统比单个大天线具有一定优势,构建一个Ka频段的天线组阵系统无论对于星际测控通信还是天文观测都是一种经济、可持续扩展的技术方案。然而天线组阵系统工作于Ka频段时,由于天线间相位的快速起伏漂移将使得合成信噪比迅速恶化,尤其对于深空测控上行链路信号的相位监测和闭环控制带来巨大挑战,所以对天线间大气相位扰动测量和数值模拟非常必要。参考国外相关的干涉测量数据,首先分析了天线组阵大气相位扰动测量和统计分析方法;然后利用微波大气湍流模型,建立了天线组阵相位漂移抖动模型;对大气湍流引起的相位延迟扰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实现。利用模型产生的天线组阵相位抖动数值,可以测试和评估天线组阵信号合成处理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12.
准确可靠的翼型气动性能预测对于飞行器的研制至关重要.在数值模拟技术日益工程化的今天,对通过风洞试验获得翼型气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翼型风洞试验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的技术路径,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对翼型静/动态性能测试技术、模型表面流动转捩探测技术以及翼型试验中洞壁干扰控制与修正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表明:1)翼型试验有其固有的特殊性,需对硬件条件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2)现代数据信号处理技术是翼型静/动态试验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3)对洞壁干扰的控制与修正方法仍需结合具体试验场景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813.
814.
为更高精度数值求解复杂湍流问题,在内罚间断伽辽金(internal penalty discontinuous Galerkin,IPDG)方法框架内发展了基于SST k-ω模型的湍流模拟方法,通过对亚/跨/超声速工况下流场的数值计算与湍流特征捕捉,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进而系统分析了AUSM、Lax-F、HLL和Roe 4种通量格式在IPDG湍流模拟中的数值特性。结果表明:AUSM格式在超声速工况下脱体激波面“褶皱”现象明显;Lax-F格式和HLL格式数值耗散大,在激波解析方面精度较低,且Lax-F格式在激波脚后诱导产生流动分离;Roe格式具备宽速域适用性,计算精度较高且能精确解析激波结构。  相似文献   
815.
王彦红  李素芬  东明 《推进技术》2015,36(11):1669-1676
为了深入理解再生冷却过程中碳氢燃料的超临界湍流传热特性,以正癸烷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非对称受热(上壁面外侧加热)方形通道内的流动传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在数值方法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进口温度和压力等运行参数对通道上壁面和侧壁面内侧平均壁温和平均努塞尔数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运行压力接近临界压力且主流温度处于拟临界温度附近的综合条件下,流体热物性剧烈变化导致的类膜态沸腾效应,引起了上壁面内侧显著的传热恶化现象。同时,不平衡压差诱发的通道截面速度场异常分布,进一步影响了上壁面内侧近壁区域流体的换热性能。另外,类膜态沸腾效应致使上壁面热流更多地传递到侧壁面,导致侧壁面平均努塞尔数大幅增大,相比于正常换热的最大增幅约为50%。  相似文献   
816.
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转捩是近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环境扰动较小的自然转捩过程,稳定性分析已被证明是研究扰动演化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高超声速边界层内的温度会随着马赫数的升高而快速上升,极高的温度会引起所谓的高温真实气体效应,使得量热完全气体假设失效,从而对边界层稳定性和转捩产生影响。本文针对高温热化学非平衡气体,利用空气5组分模型开展了平板边界层的线性稳定性分析,重点研究了热化学过程对模态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了边界层离散谱模态的演化和同步过程。研究表明,对于由第二模态主导的高超声速二维边界层:(1)扰动相比基本流更趋向于热化学冻结态;(2)扰动方程中新出现的非平衡源项的扰动项对稳定性影响很小,非平衡过程主要是通过改变基本流剖面来间接影响稳定性;(3)声速是影响第二及更高模态的重要参数,热化学平衡态假设引起的声速计算式的变化能够解释边界层温度和厚度降低时第二模态频率反而降低的非常规趋势。  相似文献   
817.
湍流边界层主动流动控制减阻是当下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为了探究狭缝合成射流对平板湍流边界 层流动控制的减阻效果,分别在有无合成射流干扰的条件下利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测量湍流边界层的流向速 度,根据测量结果得到时均速度型、脉动速度型、偏斜因子、平坦因子,并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不同频率和强度组 合的典型合成射流激励条件,研究激励条件带来的减阻效果沿流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受控湍流边界层减阻效 果、施加的合成射流特性和当地站位到狭缝的距离均有关;合成射流在靠近狭缝位置引起湍流边界层表面摩擦 阻力增加;远离狭缝,合成射流产生减阻效果,随流向距离增加,减阻效果先增强后减弱;高频合成射流比低频 合成射流减阻效果更强;脉动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性分析表明合成射流的作用效果沿流向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18.
发展了一种根据单相紊流速温分布来预测强迫对流沸腾系。特别是过冷域真实干度及空隙率的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世古口、江崎提出的模型。采用了Von.Karman的三层速度分布和Martineli的三层温度分布, 导出了真实干度及空隙率的计算公式。对于蒸汽-水系及FreonR113在很广的压力、质量流速、热流密度范围内进行了计算并与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系统对比, 在Re=104~106, Pr=1~8具有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819.
突扩燃烧室湍流预混燃烧温度场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空气与液化石油气的均匀混气在突扩比D/d=2.5的燃烧室内的湍流预混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 用双铂铑热电偶测量了其中的火焰温度场, 得到了3组不同工况下突扩燃烧室内温度场分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820.
祖国君  陈矛章 《航空学报》1992,13(5):304-308
对雷诺应力方程中的旋转项进行分析后给出比较合理的模化关系。通过湍流的生成项、耗散项以及旋转项的局部平衡,建立了一个包含旋转矢量在内的各向异性的三维湍流模型。该模型对三维性较弱的剪切流是适切的。对旋转螺旋面及压气机转子叶片上的三维旋转湍流边界层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和C-S模型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模型对近壁参数的预测能力有所改善。另外,该模型形式简单,从表达式本身来看,它相当于Bradshaw模型在三维问题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