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298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1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被动型星载氢钟气体电离装置低功耗、低电磁干扰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平面盘绕馈能天线的H型电离系统,并建立该电离方法的数学模型。首先,由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了电离泡中的电场和磁场的分布模型,得到气体电离机制;再由电磁场的分布方程推导出氢气击穿判据表达式,建立了气体电离条件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电离击穿条件判据方程优化了电离装置的设计参数。数值仿真与测试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采用优化的设计参数可以使电离功耗和电磁干扰特性得到改善,且电离直流电源总功率可小于2W。  相似文献   
102.
《航天器工程》2012,(5):134-134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8月14日消息,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研究人员目前计划与国内外大学的研究伙伴合作,改善太阳能燃料的生产方式。为此由德国赫姆霍茨联合会出资450万欧元,新成立了名为SolarSyn Fuel的虚拟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3.
富氢/富氧燃气气-气喷嘴热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气-气燃烧关键技术,设计了以气动谐振点火器为点火装置的气氢/气氧富氧预燃室、气氢/气氧富氢预燃室和气-气喷嘴燃烧室,开展了同轴剪切喷嘴气-气燃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方案设计合理,系统稳定可靠,气-气喷嘴燃烧效率最高达到97.2%。随氧喷注器压降增加,燃烧室壁面的热载荷增加,燃烧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4.
对某系列直升机电动离心泵渗油故障进行分析,通过技术验证和必要的过程清查,给出综合分析结论,为该型直升机后续电动离心泵的修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在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动力平衡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氢发汗冷却流量、燃烧室压力和燃烧室混合比对发动机系统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推力和喷管扩张比保持恒定时,①随着氢发汗冷却流量的增加,燃料泵扬程大幅度增大,氧化剂泵扬程小幅度减小;②当燃烧室压力在20MPa之前,泵的扬程增加与燃烧室压力的增加近似成线性;...  相似文献   
106.
燃料电池轻型飞机起飞质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震宇  卢强 《飞机设计》2011,31(3):6-8,23
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航空界将电动飞机作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燃料电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飞机质量基本保持不变,使得燃料电池飞机在起飞质量估算方法上和传统动力飞机相比,具有不同特点。本文通过引入推进系统系数等参数,建立了燃料电池飞机各部分质量系数的确定及飞机起飞质量的估算过程,并为后续机型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模具材料的选择、分型和模具中加热装置的合理设计,制备出树脂膜熔渗工艺(RFI)实验用FRP模具。实验发现:自带加热系统可将模具和产品加热到110℃以上,模具可在85℃左右长期工作,并初步探索了RFI工艺参数,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板材。为制备大型RFI工艺用FRP模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超薄层C—N共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行研制伯低真空化学热处理多用炉进行低真空脉冲式碳-氮共渗试验。研究渗剂组成及配比、工作压力、脉冲工艺周期、共渗温度与时间对渗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低真空脉冲式碳一氮共渗工艺能满足机械零件表面硬化层深度0.1--0.3mm,硬度≥58HRC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9.
铬酐和氰化物同被列为一类污染物,同是电镀行业的一大公害,但镀铬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镀种,为此必须探索危害较少的镀铬新工艺,关于“低铬”镀铬的工艺研究很多,但大多是采用氟化物作催化剂,氟化物也有严重危害,现研究采用以硼酸为辅助催化剂的“低铬”工艺,与“高铬”工艺比较,铬酐用量减少76%;电流效率可高出3.2%;沉积速度则高出22%;镀层硬度:中心点高出25%;边角区高出10%;边缘效应弱;覆盖能力较好;其它,如镀层外观、结合强度相当;操作工艺元差异,  相似文献   
110.
在一般光亮镀镍溶液中加入固体微粒,通过一系列工艺手段使微粒与镍共沉积获得复合镀层以提高镀层表面质量。通过试验获得工艺参数,论证了镍封工艺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