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1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航空   1312篇
航天技术   1494篇
综合类   160篇
航天   224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凤凰号"火星着陆器的着陆过程、着陆点选择方法原则、巡航阶段工作任务,对进入(Entry)、下降(Descent)和着陆(Landing)即EDL阶段的蒙特卡罗分析结果和飞行器重建数值结果进行了总结比较。并对"凤凰号"相关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比较总结,这对中国未来的火星探测以及其他深空探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72.
简要论述开展空间环境探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空间环境探测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展望了空间环境探测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3.
《国际太空》2008,(4):10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漫游车项目首席科学家史蒂夫.斯奎尔斯撰写的《登陆火星》一书,2008年1月已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漫游车成功登陆火星,并顺利完成9个月的探测任务后创作了这部纪实文学。这本书讲述了火星漫游车项目长达17年的发展历程。该项目  相似文献   
974.
1 背景 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公布了"太空探索新构想"(VSE).该构想要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实现以下目标:恢复航天飞机的安全飞行;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重返月球,为人类的外太空探索积累更多经验和知识,并开始进行火星探测;更多地利用机器人进行探测,最大限度地增进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为未来更宏伟的载人任务铺路.  相似文献   
975.
“尤利西斯”1990年由航天飞机发射,是研究太阳两极上下空间环境的首个探测器,全部探测任务由欧空局和美国航宇局联手实施。它传回的大量数据永久改变了科学家对太阳及其周围空间影响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尤利西斯”服役时间已达到预期寿命的近4倍,可能将在一两个月内因再也无法耐受恶劣的环境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处在绕太阳运行、周期6年的轨道上,最远处达到木星轨道。  相似文献   
976.
在"斯必泽红外邻近星系巡天"计划SINGS的后期研究中,有一重要任务是对斯必泽空间望远镜探测到的星系,根据红外波段特征进行重新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又叫哈勃音叉形图,即根据星系的核心和旋臂的形态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977.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工程专家和科学家6月20日完成了一项重要评审,将有助于确定重返月球和建设月球前哨基地所需的系统.这次3天的"探月能力方案评审"为耗时9个月、由NASA总部探测系统任务署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978.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几台机器人漫游车样车6月份在华盛顿州摩西莱克的沙丘上勇敢地向沙尘暴和前所未有的高低温变化发起了挑战,以为未来的月球探测做准备。来自该局七座中心和几所大学的各团队6月2-13日间开展了这些试验。艾姆斯研究中心试验了两辆K10漫游车,对模拟登月场地进行了勘测,并建立了地貌模型和全景式三维地形模型。  相似文献   
979.
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卿  董瑶海 《上海航天》2008,25(1):1-10
概述了我国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与成就.介绍了即将发射的新一代风云三号(FY-3)极轨气象卫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以及配置的10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26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微波成像仪、紫外臭氧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仪器的用途.给出了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任务、主要探测性能和技术特点,以及在研的新一代风云四号(FY-4)静止气象卫星的关键技术和遥感仪器.分析了国外新一代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与栽荷配置.总结了我国气象卫星业务系统的应用和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980.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中巴资源1号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由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成功.从而结束了中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它标志着使用中国研制的卫星获取实时遥感数据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