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航空   444篇
航天技术   960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11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成像式照度探测的光源光强空间分布特性测量方法以其量值准确、大幅消除背景光干扰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成像式照度探测原理设计了一套光源光强空间分布特性检测装置,通过实验测试了该检测系统,并总结了测量位置与光强空间分布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2.
无源侦察定位是电子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隐身与反隐身、电子侦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介绍了飞机侦察定位所采用的测向方法,并对两种常用的测向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给出了装备飞机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3.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掩星大气探测技术的兴起,GNSS遥感探测数据在气象数据资源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目前的掩星探测数量远不能满足数值天气预报等应用的需求,未来更需要充分利用GNSS信号资源,开展更大规模的GNSS掩星卫星星座探测.本文以...  相似文献   
154.
文章阐述了用于空间大气成分探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国外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几种国外先进的高分辨率空间大气探测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应用范围和技术指标,比较了这几种设备的优缺点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5.
1 引言 2007年4月中旬,中国航天在太空奏响了两曲凯歌.是月11日、14日,中国的第二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B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M1号卫星(将运行于距地面21500km高度的圆轨道)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56.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研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实现对月球的环绕探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是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开端,在我国航天史上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与近地卫星相比,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更复杂的控制过程和环境,因此,嫦娥一号卫星必须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既定的任务目标。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的任务目标、主要技术方案和研制过程;概要性地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157.
月面采样返回探测器推进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五号探测器承担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其飞行过程复杂,经历地月飞行、近月制动、环月变轨、月面软着陆、月面上升、月轨交会对接、月地入射等一系列过程,且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对推进系统技术要求高。探测器采用了氦气增压双组元统一推进系统技术,在以往技术基础上,通过系统轻质化设计、研发新型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气瓶、优化贮箱结构设计及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更轻巧的姿控发动机设计等技术大幅度减轻了分系统干重,通过提升主发动机燃烧效率、提升贮箱排放效率及控制膜片压差、采用贮箱间连通管、精确控制管路流阻等技术提升了分系统性能,通过强化系统可靠性设计、面向高温环境的系统状态管理、研发耐高温发动机、在轨超压自主故障检测与控制、零夹气新型加注技术等手段增强了分系统可靠性。阐述了推进系统的研制过程、设计方案、技术特点、关键技术攻关情况,以及在轨飞行结果,并总结了推进技术创新点。  相似文献   
158.
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绝缘体小目标探测方法研究,可为我国海域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将基于有限元的电磁场探测方法应用到水下绝缘体小目标的检测:首先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进行建模仿真;然后对不同电流及不同水面高度/水下深度有无绝缘体小目标的磁感应强度进行模拟并计算其差值。结果表明,当水下导线直流电流为200 A时,磁感应强度模拟差值大于0.3 nT,可在350 m×350 m×35 m的海域内有效探测有无绝缘体小目标通过。  相似文献   
159.
刘昊元 《航天》2011,(11):30-31
2011年8月25日23时24分,当嫦娥二号卫星顺利飞抵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的时候,科学探索的光荣在历史中定格,迈向深空的脚步在寰宇中延伸,中国在深空探测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60.
伊莉莎 《航天员》2014,(5):38-41
“经过十年五个月又四天,绕太阳五圈、航行64亿千米的长途旅行,我们终于非常高兴地宣布‘我们到了’。”欧空局(ESA)局长让·雅克·多尔丹(Jean Jacques Dordain)在2014年8月6日宣布,“‘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已经成功抵达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目标彗星,这标志着欧空局耗资13亿欧元的彗星探测计划进入了关键时期——准备着陆。”十年磨一剑!罗塞塔终于抵达目标彗星轨道,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入轨难,着陆更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