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0篇 |
免费 | 466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99篇 |
航天技术 | 59篇 |
综合类 | 255篇 |
航天 | 1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文章建立微重力环境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简化物理模型,利用FDS软件仿真分析火源在密封舱中心位置时不同送风角度(θ=0°、θ=45°、θ=60°)下舱内温度和烟气浓度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需要在大功率设备上方两侧布置火灾探测器;不同送风角度下的速度场不同,造成舱内温度分布规律也不同;当送风角度θ=45°、θ=60°时,... 相似文献
103.
为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SB-VAWT)的启动特性,在两叶片SB-VAWT内部安装了阻力风杯结构。为探明阻力风杯结构对两叶片SB-VAWT风力机静态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对具有阻力风杯结构的垂直轴风力机(DS-VAWT)和两叶片SB-VAWT进行了转矩测量风洞试验和PIV可视化试验。结果表明:阻力风杯结构对SB-VAWT的风轮内部气流流动规律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一些方位角下,阻力风杯结构对SB-VAWT升力叶片尾部的流动分离现象改善明显,旋涡减弱,降低了能量损耗;在一个旋转周期中,阻力风杯结构的存在也产生了作用于风轮转轴的扭矩,因此具有阻力风杯结构的垂直轴风力机的静态启动力矩要高于无阻力风杯结构的情况。
相似文献104.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拍摄大视角动态全息图的光照,用精心选模的高性能调Q Nd:YAG倍频脉冲激光器拍摄了几种动态三维流场的双曝光全息图,在用层析法对双高斯函数的温度场作了模拟验证性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了双芯乙醇灯温度场的两个横截面上温度分布的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105.
附壁射流元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一种附壁射流元件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并研究其非定常流动机理.提出主射流的偏转是由主射流两侧的压差导致射流偏斜,进而形成一低压涡流区,低压涡流诱导主射流附壁.附壁射流元件的偏转特性与其几何结构和流体雷诺数有关.在此基础上,用仿真模型模拟流场,优化结构,研究特性,为此类型附壁射流元件的结构改进、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喷雾器喷嘴出口喷流流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性定量实验手段研究了以水为单介质流体的某农用喷雾器喷嘴出口流场。首先采用单反相机常规拍摄方法,记录了喷雾压力在50~4 000 Pa范围内的喷嘴出口流场,发现了随着喷雾压力增大,喷嘴出口射流的形状经历了形成液泡到液泡破裂的过程,以及射流发展及最终稳定过程。然后通过PIV测速技术对喷雾压力在1 000~4 000 Pa范围内的喷嘴出口流场进行了定量测量实验研究,获得了在纵向截面上,喷嘴出口速度随喷雾压力增大而增大,且在中心线上的速度随着离喷口距离的增加均呈现振荡衰减的变化规律。在同一位置横向截面上,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旋流强度越强,流速越大;而在同一喷雾压力下,离喷嘴出口距离越近的横截面处旋流强度越大,流速也越大。本文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PIV测速技术可以用于水雾滴的速度场测量。 相似文献
107.
非结构动网格在含动边界的非定常流动模拟中应用十分广泛。为了提高网格变形的计算效率和对复杂外形的适用性,发展了高效的K近邻-径向基函数(KNN-RBF)动网格方法。并采用高效的交界面节点一致性方法实现了网格变形的并行化。由于边界的运动和变形形式多种多样,在自主开发的计算流体力学(CFD)程序中实现了动网格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功能模块,可以灵活地设置此类问题中的边界运动。在模拟大变形问题时,采用了全局网格重构的策略对网格质量较差的区域进行处理。提出了快速查找新旧网格最近点的两级KD(K-Dimensional)树方法,并根据最近点在新旧网格间进行流场插值。从而建立了高效健壮的并行流场插值方法。通过对若干算例进行模拟,验证了所发展方法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08.
郑泓弟;赵大志;李伟斌;刘钒;肖中云;马率;牟永飞 《空气动力学学报》2025,(3):110-119
模态分解是快速识别流场关键特征并有效提取流场主要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旋翼飞行器的流场具有强非定常、非线性的特点,通常比固定翼飞行器的流场更加复杂,然而,传统的模态分解-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方法分解得到的模态中包含多种流动频率,难以准确地捕捉旋翼流场的动态特征。为了深入认识旋翼流场的流动特征和演化规律,将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方法引入到旋翼流场的分析中,基于国家数值风洞HeliX软件,开展了Robin机身干扰模型的旋翼流场仿真,完成了DMD方法在旋翼流场中的分解与重构。获得了旋翼流场中各阶流动模态及其频率和增长特性,分析各阶模态所包含的流场信息的同时,建立了旋翼流场的降阶模型,进一步总结了悬停状态下流场重构误差在样本内和样本外的变化情况,以及模态数量对流场重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MD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旋翼流场的主要特征,且能保留流场主要信息实现重构,可为旋翼涡系演化规律与干扰机制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9.
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高超声速球锥组合体的层流流场特性与热行为,给出了流场计算方法与格式。研究结果表明:球锥组合体压缩拐角在高超声速下出现流动分离,其流动特性受壁面温度的影响极大;提高壁面温度使压缩拐点处分离点位置前移,再附点位置后移,涡心位置提高,分离范围扩大,同时降低球锥组合体热流的分布,球锥组合体头部热流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