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76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不锈钢-铜热沉是新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KM4铝热沉到KM4铜热沉及从KM3铜热沉到KM3不锈钢-铜热沉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环境模拟器的强大生命力和技术实力,为我国空间环境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认为不锈钢-铜热沉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代表了空间环境模拟器热沉研制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52.
GVU-600空间环境模拟器是我国首次为俄罗斯研制的一台航天专用设备,它可以模拟真空、冷黑和太阳辐射3项空间基本参数,主要用于进行卫星热平衡、热真空试验。该设备为卧式圆柱结构,容器内径8 m,总长13.5 m,容积600 m3,极限真空1.4×10-5 Pa,热沉温度-190 ℃。文章主要对该设备的技术指标、系统组成及功能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研制结果。  相似文献   
53.
ZM-4300光学遥感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针对航天光学遥感仪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而设计制造,可进行航天光学遥感仪器的热光学、热真空、热平衡及热循环等空间环模试验。设备包括8个主要分系统;具有液氮和机械制冷两个制冷流程;真空容器24 h累积污染量不大于1.36 g/cm2。  相似文献   
54.
当两个或多个试件在同一空间环境模拟器内进行热真空试验时,减少互相之间热影响的有效措施就是用液氮冷板将两个试件隔开。文章根据节点网络法的原理建立了冷板热模型,利用Thermal Desktop热分析软件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得出了冷板管路的流量分布及管路内流体的温度分布,并对不同的翅片结构在相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冷板结构对热流分布影响的分析结果为今后冷板的设计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吸热型碳氢燃料作为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再生冷却剂,冷却剂出口温度可达到750℃以上。碳氢燃料的冷却能力和抗结焦特性指标,是再生冷却剂的关键参数。在工程应用参数范围内,建立了吸热型碳氢燃料再生冷却性能综合评估体系,实现燃料热沉、结焦和流动传热性能的综合评估。燃料热沉采用热平衡法测量。作为参考:燃料温度600℃,热沉约2.0 MJ/kg;燃料温度750℃,热沉约3.5 MJ/kg。结焦采用层流流动阻力法进行定量测量,应用泊肃叶定律计算碳氢燃料结焦前后通道的当量内径,从而得到通道内结焦层的平均厚度。流动换热性能的评估方法是比较相同出口流体温度条件下不同燃料壁面温度沿轴向的分布趋势。以上吸热型碳氢燃料评估方法的建立,为研制吸热型碳氢燃料提供了有效的初步筛选途径。  相似文献   
56.
随着通信卫星技术的发展,收发共用已成为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常用的设计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为了完成整星及转发器分系统在热真空环境下的PIM指标测试,利用碳化硅吸波材料研制了一种低PIM吸波热沉,并利用该吸波热沉建立了指标小于150 dBm的低PIM测试环境,同时兼具热流模拟功能和微波功率耐受能力。在热真空环境下圆满完成了国内首次有整星参与的微波载荷无线PIM测试试验。  相似文献   
57.
建立了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的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强夯作用下的风成砂地基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夯锤采用刚体模型,土体采用Drucker-Prager塑性模型进行模拟,考虑夯锤和土体接触面之间的接触。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3000k N·m夯击能下风成砂地基的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夯后沉降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深度处土体塑性应变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等,所得结论可为强夯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对复合材料沉头双钉单搭接机械连接接头进行了静态拉伸试验,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编写了材料失效准则和刚度退化准则的累积损伤程序,计算了连接孔的挤压应力和接头损伤,预测了连接的失效载荷。数值计算表明:单搭接产生的附加弯矩使孔边应力沿板厚呈三角形分布;孔边挤压损伤和螺帽的侧向压缩损伤以及极限载荷与试验结果吻合;位于搭接板自由端的钉孔弯曲变形较小,应设计为沉头孔。  相似文献   
59.
蒋劲  张若凌  王锋  刘伟雄 《推进技术》2010,31(4):462-467
为了评估热沉式超燃冲压发动机非稳态热-结构特性,初步发展了数值模拟方法。将AHL3D计算的超燃发动机三维内流场结果作为输入条件,然后通过参考焓法得到热环境数据,最后将发动机流道的热环境数据和压载数据输入到热/力响应有限元计算程序。通过对地面试验发动机的非稳态热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适用性较好;沿轨道飞行发动机在发动机点火前机体最大温度可达825 K,喷涂绝热涂层能够降低机体温度;发动机机体的应力和位移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