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7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94篇
航空   1578篇
航天技术   257篇
综合类   293篇
航天   4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用Newton子迭代方法计算前飞旋翼粘性绕流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直升机旋翼前飞非定常流场,为了同时保证计算的时间精确性和计算效率,时间推进格式采用了双时间推进方法,在该方法中,子迭代过程由十分高效的LU-SSOR方法完成,且使子迭代过程成为Newton子迭代,空间上应用中心平均的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为了模拟前飞桨时间的相对运动,网格布局采用了运动嵌套网格方法,应用本文方法对-悬停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尽管缺乏实验数据的验证,对-有升力前飞状态的数值模拟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2.
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绕流的一步和二步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再入飞行器的空气动力问题,采用一步和二步有限元格式求解可缩守恒型Euler方程,并结合不同的人工粘性模型来捕捉激波,给出了高超声速二维钝头绕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84.
钝锥大攻角超声速分离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最近,张涵信等人在传统的Beam-Warming隐式、无迭代、空间推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边界层方程的性质,设计了一种可用小步长推进求解抛物化NS(PNS)方程、而不会引起解的“漂移现象”发生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轴对称流动的计算是成功的。本文就是将这一思想推广应用于大攻角有周向分离的流场计算。求解的区域为具有薄亚声速层的有粘与无粘干扰的整个激波层内的流场。在对攻角α=0°和α=20°的球钝锥的计算中,关于壁面上的压力、热流率及流场的涡旋结构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文中特别研究了钝锥大攻角绕流的流动分离图象。 为了增强块三对角矩阵的主对角优势,通常在差分方程的左端附加二阶增量项。本文以选取适当小的推进步长的方法来达到增强主对角优势的目的,不需再附加二阶增量项,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85.
本文用保角转绘加剪切变换生成三维机翼与翼身组合体C-H型网格,并在这类网格拓扑上,用有限体积法研制出可供分析机翼与翼身组合体绕流的三维欧拉方程计算程序。本方法的特色是改进了机翼表面网格点的分布,使机翼后缘与网格线一致;采用了当量机身,使机岙表面到对称面光滑过渡;嵌入了边界层粘性修正。改善了计算结果。数值计算表明,对粘性影响较大的超临界绕流,边界层修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6.
提出了一种计算高速风洞支架系统对飞行器模型纵向气动力干扰量的数值计算方法 ,从跨声速全位势积分方程出发 ,编制了适用于飞行器全机模型及其带支架情况下的跨声速绕流计算程序。通过对双垂尾模型和GBM 0 3模型两个算例的计算 ,讨论了尾支撑位置及其几何外形参数对模型气动力的影响 ,并对GBM 0 3模型带短支杆情况下的纵向实验结果进行了修正。表明该方法对于分析研究风洞模型支架干扰问题并进行支架干扰修正是可行的、有效的 ,可以作为选择尾支撑位置及其几何外形参数和对跨声速风洞纵向实验结果进行支架干扰修正的工具。  相似文献   
87.
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分析阐明了应变天平体轴校,对提高气动力测量准确度的重要意义,然后简要介绍了作者主持研制的新型体轴系校准设备的特点,最后还提供了一台天平体、地轴校比较性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介绍了用于进气道风洞试验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其特点是:整个控制过程程序化,能实现显示控制对象的位置,可据两维空间状态控制的不同要求,只要在程序上稍加修改便可适用。经一期进气道试验表明:性能可靠,精度高,灵活性大。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运载火箭为例,阐述了通过传递函数(随机激振)求模态参数的方法。由传递函数的虚频、实频、相频曲线识别出固有频率、固有振型、模态阻尼比、模态刚度和横态质量等参数,并与传统的正弦调谐激振法求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0.
关于Davidson—Lanczos方法的收敛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文[1]提出的求解大型对称矩阵A的极端(几个最大或最小)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的Davidson—Lanczos方法,用Rayleigh—Ritz逼近理论,研究了该方法的收敛率。证明了由该方法产生的规范正交向量{v_i}_i~m=1是Krylov子空间K_m≡Span(v_1,Av_1,…,A~(m-1)v_1)的一组基。设A的k个最大特征值为又,λ_1>λ_2>…>λ_k,相应的近似特征值为λ_i~(m)(i=1,…,k),得到 这里γ_i(γ_i>1),W_i和W_i~(m)是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