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2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384篇
航空   2579篇
航天技术   534篇
综合类   374篇
航天   94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根据S92型机批生产需要,本文分析了框类零件高效数控加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并从机床与刀具选择、加工方案、编程策略、加工参数、加工难点、仿真纠错等方面论述了结构件高质高效加工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62.
《航天器工程》2015,(4):71-76
为使月球巡视器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更精确地模拟真实在轨太阳电池阵硬件系统的工作状态,提出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的方法。给出了太阳电池阵电性能仿真模型,分析其输入、输出与初始化参数,说明了利用遗传算法和遥测数据开展参数辨识的可行性。提出仿真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的总体思路,即将遥测数据作为激励源,再采用遗传算法开展参数辨识。利用某一时段的遥测数据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并用其他时段的遥测数据对辨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辨识后的仿真模型输出与对应遥测值的接近程度更高,仿真模型的输出偏差可减小约50%。文章提出的仿真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可使仿真模型在月球巡视器在轨期间的任务规划验证和伴飞任务中提供精准预报。  相似文献   
963.
论文对确定直方图第一下界限值的两种方法之优劣进行了比较,并通过举例说明其中一方法使用的局限性.文章对质量管理等相关人员制作直方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4.
龚宇莲  孟斌  李毛毛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89-724289
针对大升力体轨道再入飞行器末端能量管理(TAEM)段制导控制能力强、末端约束不惟一的问题,将TAEM段分为动压跟踪和着陆预备2个阶段,设计了不同的纵向轨迹剖面,从而将TAEM段在线轨迹生成问题转化为单参数搜索问题。第1阶段设计标称动压剖面为纵向参考轨迹,使得飞行器过程约束得到保证。第2阶段纵向剖面设计为标称高度剖面,从而使得末端点高度和倾角约束得到保证。根据末端动压误差设计修正律,迭代修正第一阶段动压剖面,从而使得最终的纵向轨迹满足所有的状态约束。在线轨迹递推采用以时间为自变量的数值积分,递推过程引入闭环制导律,通过实时修正攻角跟踪纵向剖面,修正倾侧角跟踪地面轨迹,从而保证在线生成的轨迹符合物理特性,降低闭环制导难度。在考虑初期再入末端大范围状态散布情况下,数值仿真显示了所提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65.
复合材料层合板下陷是飞机结构中应用广泛的典型结构细节。以下陷长深比、相同方向下陷区间距、两个不同方向下陷区间距为下陷区设计变量,建立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下陷应力应变分布、初始失效和最终承载能力分析,确定各设计变量对下陷区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参数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下陷区结构最先发生损伤的部位为下陷区转折处;合理的下陷参数设计变量取值为长深比B/A≥20、主受力方向上两个下陷区间距A/H≥12、不同方向上两个下陷区间距C/A_(min)≥1.5。  相似文献   
966.
967.
丛爽  汪海伦  陈鼎 《航天控制》2019,37(5):23-30
考虑在轨运动过程中地面载荷安装角度不同的情况下,推导出地面接收端接收到的方位角和俯仰角随时间变化曲线转换的计算过程。为了直观地显示量子定位中捕获、跟踪与定位(ATP)系统建立光链路的过程,利用专业的星地链路分析软件STK(Satellite Tool Kit)进行三维动画仿真,并将动画和ATP系统的输入信号、捕获过程、粗跟踪过程结果集成在Matlab的GUI中。为后续精跟踪系统量子定位系统中的控制器设计和仿真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68.
适航审定对民机产品研制过程的参数量值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民用飞机的量值溯源工作现状,提出了面向产品测量需求的参数量值溯源体系概念,给出了民用飞机参数梳理划分方案,并通过实例探讨了民用飞机参数体系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969.
水下航行体通气技术形成的空泡能够有效降低航行阻力并调节运动姿态,但通气空泡在航行体表面不易融合,空泡形态不稳定,因此开展通气空泡的融合控制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航行体孔后开槽对通气空泡融合的控制作用,并探究了不同凹槽参数对通气空泡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凹槽改变了空泡的流场特性,槽内产生的旋涡卷吸流经凹槽的气体,使槽内气体向航行体周向发展并融合;当槽宽取0.125D,孔槽间距取0.075D时,对空泡融合的促进以及稳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70.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冲击孔直径、扰流柱直径、气膜孔直径、冲击高度、轴向间距、展向间距和吹风比对层板综合冷却效率的耦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膜孔直径、展向间距和轴向间距是综合冷却效率的主要结构影响因素,综合冷却效率随气膜孔直径增大而增大,随展向间距和轴向间距增大而减小,相同开孔率时减小展向间距比减小轴向间距更有利于提高综合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增大,综合冷却效率先快速后缓慢增大;根据实验结果拟合了层板综合冷却效率模型,拟合误差在±5%以内,经主燃烧室全环试验件高温高压试验验证,该模型预测的综合冷却效率最大误差为5.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