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951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3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单边扩张燃烧室燃烧非对称及非稳态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单边扩张超声速燃烧室在不同当量比下出现的多种模态及其内在机理,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对该构型燃烧室在并联凹腔对称喷注的工况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中,隔离段来流入口马赫数为3.46,来流总温为1486K;采用乙烯作为燃料,当量比范围从0.26到0.51。结果表明:燃烧室工况随着当量比的上升而改变,且可分为三个模态。当量比较低时(0.26),形成只有剪切层内有火焰的对称燃烧。当量比较高时(0.51),形成上凹腔为凹腔内燃烧、下凹腔为剪切层燃烧的非对称燃烧。当量比适中时(0.4),火焰在上下凹腔间来回震荡。在非稳态过程中,预燃激波串沿燃烧室轴向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定量分析表明火焰震荡的频率约为170Hz。燃烧震荡来源于分离区喷注与燃烧的耦合效应,震荡机制与涡无关,可能是由声振机制引起的凹腔自激震荡。  相似文献   
302.
钟战  王振国  孙明波 《推进技术》2016,37(6):1008-1014
为研究并联凹腔火焰稳定器的超声速燃烧特性,通过在凹腔上游喷注乙烯,采用单边扩张型燃烧室在当量比φ=0.43~1.07内进行了一系列直连式燃烧试验。模型燃烧室入口参数为Ma=3.46,总温Tt=1430K。基于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推力增益、燃料比冲和燃烧流场的可见光与纹影图像分析了并联凹腔在不同当量比下的火焰结构、流场特征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上、下壁面凹腔附近的流动条件差异显著,燃烧过程与当地流动条件之间的强烈耦合作用使得燃烧室内火焰分布显著不对称。发动机燃烧性能对当量比十分敏感,壁面静压水平和推力增益随当量比增加持续升高,但φ=0.43~0.62时的增加速率远大于φ=0.76~1.07时的。φ=0.43~0.62时,燃料比冲和燃烧效率随当量比增加而升高;而φ=0.76~1.07时,燃料比冲和燃烧效率随当量比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03.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导弹一体化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遗传算法能以很高的概率找到全局最优解,适合工程优化设计要求。研究以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导弹的冲仑方案设计,探讨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冲压发动机导弹一体化优化设计,给出满足战术技术指标的最优总体方案和冲压发动机方案。算例表明,遗传算法是用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导弹一体化优化设计的很好的优化算法,通过一体化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冲压发动机和导弹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304.
何洪庆  黄生洪 《宇航学报》2000,21(Z1):70-76
根据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与导弹一体化优化设计领域的研究特点、现状,首次提出了以专家系统、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软件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辅助参数决定,自动查询数据库,监控计算等专家系统应用的具体环节,并提供了计算的实例和结果。  相似文献   
305.
二维实验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冷流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冷流情况下,对已初步完成设计的二维实验SFRJ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解,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构,对SFRJ的精确设计和实验数据提供了有用的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06.
王元光  徐旭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06,27(5):825-829,859
提出一种针对喷射的简化模型,拓展了二维/轴对称NS方程模型的适用范围。通过算例验证,显示出源项加质方法具有良好的质量守恒性。针对文献中的实验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点符合得较好,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采用上述简化模型,针对化学反应过程与流动过程采用了耦合与解耦这两种方法,对放置在自由射流实验台上两种构型的缩比发动机燃烧室段进行了考虑化学反应流场模拟,得到了主要气动参数的分布图。研究了总压耙等测量装置对于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到的壁面静压值与实验壁面压力符合得较好,并且为合理布置测量仪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7.
中心进气旋转射流冲压燃烧室湍流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及涡耗散燃烧模型,对头部进气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二维轴对称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射流和燃气射流无旋、同向旋转和反向旋转3种进气方式对二次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射流和燃气射流以有旋状态进入补燃室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速度变快,化学反应更快,燃烧也更为充分。  相似文献   
308.
补燃室长度对固冲发动机二次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超  李进贤  冯喜平  董韬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4):292-294,298
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及单步涡扩散燃烧模型,对二元双下侧进气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三维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补燃室二次燃烧效率的变化趋势。结合直连式地面模拟试验,分析了补燃室长度对掺混流场和二次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补燃室长度,可显著提高二次燃烧的效率,但存在一恰当的设计值;大于此设计值时,对提高二次燃烧效率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09.
雀降是翼伞的一种重要性能,在本质上是一种心操纵的动力失速,使回收系统以最小的速度着陆,降低着陆冲击,实现定点着陆冲击,文章简要介绍了翼伞雀降技术的概念,雀降的典型过程和影响雀降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10.
基于水与金属燃料反应的水冲压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动力装置。进水管路是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的一个重要部件。为了研究进水管路的工作特性,在理论分析和一维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某一工作状态下的进水管路结构参数,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管路中出现汽蚀现象;随着出口压强的增大,总压损失减小,流量系数减小;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总压损失增大,流量系数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工作深度的增加,总压损失增大,流量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