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239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复合式余度机电作动系统容错控制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未来多电飞机的复合式余度机电作动系统,它由2台双绕组无刷直流电动机组成,形成4个电气控制通道和2个电动机控制通道的余度结构,具有"单故障工作、双故障安全"的容错能力.分析了容错工作状态下电动机和逆变器的损耗、减速器的力矩纷争等性能,提出了在"单故障工作"时应采用电动机功率损耗均衡控制方法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同时分析了"双故障安全"时系统的输出能力,并通过仿真分析和比较了各种状态下系统的跟踪性能,最后给出一组容错运行状态下电动机的温升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62.
依据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规划,叙述了当今世界技术复合化、密集化约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与差距,并通过航天工业开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例,探讨了实现科技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3.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电流环的设计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为构成高性能的伺服系统电流环,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实现矢量控制的原理,分析了电流环各环节的零点漂移及电机反电势对电流环的影响。然后根据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设计并选择了调节器的型式与参数,并在调节器回路中引入微分调节,在PWM调制器中引入了过调制技术,从而提高了电流环的动态响应性能。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可以提高和改善电流环的动态响应性能,为实现高性能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4.
龙连春  隋允康 《强度与环境》2006,33(2):39-44,57
使压电智能桁架结构中待控制节点位移的最大值达到最小,以结构强度及作动器性态作为约束条件,以作动器电压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最优控制模型。对结构进行了机电耦合有限元分析,利用线性压电学原理,导出了结构节点位移及杆件应力与控制电压的关系。模型被转化为序列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用数值方法模拟了结构位移控制的效果,实例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节点位移,并可处理任意工况多位移要求的情况,这是普通结构通过初始结构设计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65.
飞行控制用无刷直流电动机容错运行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重绕组无刷直流电动机构成的双通道机电作动系统(EMA,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当一个通道故障时可以采用容错运行方式.分析了电动机在双绕组工作与单绕组工作时的机械特性、铜损耗与允许转矩.对样机的机械特性试验曲线分析可知,在相同的电压条件下,两种工作方式的机械特性有相同的理想空载转速,但容错工作时因负载产生的转速降将增大1倍.在功率损耗不变的条件下,容错工作时电动机的允许电流为额定值的1.4倍,允许转矩为额定值的0.7倍,通过样机的温升试验数据充分验证了这一点.探讨了双绕组运行时的电流均衡控制方法以及容错工作采取的措施,并用仿真曲线分析了容错工作方式下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66.
针对采用半导体工艺加工的微机械结构对振动进行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微光机电系统(MOEMS)结构并采用光纤读出的振动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分析了该传感器的基本测量原理并推导了数学模型.该传感器采用单光纤的读出方式,利用固定于探测器敏感头前端的微结构感受待测物体的振动,通过测量由微结构振动引起的反射光强度的变化,实现对振动的测量.单光纤结构的使用和微结构参数的合理设计,使得该系统与传统的光纤读出系统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尺寸小、易于同光纤匹配的特点.应用该系统对压电陶瓷的振动情况进行测量,可探测到0.18nm的位移.   相似文献   
267.
MOEMS陀螺的谐振腔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光机电(MOEMS)陀螺代表着微型光学陀螺的重要发展方向,而MOEMS谐振腔的设计是谐振式MOEMS陀螺的核心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MOEMS空间谐振腔结构,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建立了谐振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其重要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及分析.为提高谐振腔清晰度及系统测量精度,优化了谐振腔输入输出镜的技术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谐振腔的微加工工艺设计.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谐振腔清晰度可以达到346,陀螺极限灵敏度为0.25(°)/h,同时可以有效克服克尔效应、背向散射、偏振等光路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8.
自适应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特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基本特性及基在直升机振动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建立了由电液伺服控制器,电液伺服阀,液压作动筒、弹性元件和惯性元件组成的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69.
在目前的空间指向镜位置伺服系统中,数字控制器输出脉宽调制(PWM)的量化误差会导致指向出现小幅角度振荡,使得指向的稳定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学遥感成像质量发生退化。针对航天器工程实现的特点,将 Delta-Sigma 调制器引入到数控软件中,在不改变硬件电路与系统参数的前提下,显著的降低了输出量化误差对伺服系统的影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指向镜的指向角度振荡幅值衰减至原来的1/5以下,有效地提高了指向镜的指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0.
针对航天伺服系统研制流程中存在的协同设计水平不高、设计流程不统一、数据与模型管理分散等问题,以仿真生命周期管理(SLM)商业通用框架为基础定制开发了伺服系统多学科联合仿真与设计优化平台。通过对设计流程分析、流程定制、数据传递、模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将仿真融入设计流程中,实现了航天伺服系统的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数据与模型的统一管理等功能,提升了航天伺服系统协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