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87篇
航空   142篇
航天技术   704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8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绕月返回飞行的再入航程调整用于扩大发射窗口及应急轨道重构,采用2次联合的轨道控制实现。为求解2次轨道控制的速度增量,在瞬时再入平面内确定新再入状态并进行反向轨道外推得到新返回轨道,再通过指定2次轨道控制时刻,将2次轨道控制的联合求解转化为仅须求解第一次轨道控制速度增量的Lambert转移问题,并利用Lambert制导法或线性修正法进行求解。研究表明,速度增量与再入航程调整量呈线性关系,适当提前再入时刻、扩大2次轨道控制时间间隔有助于减小速度增量。将上述方法及结论用于绕月自由返回轨道再入航程调整轨道控制策略的计算分析,可为飞控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2.
为实现我国首次月球样品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设计了嫦娥五号(Chang’E 5)探测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根据任务要求和探测器特点,GNC系统设计分为轨道器GNC子系统、返回器GNC子系统和着上组合体GNC子系统.给出了嫦娥五号探测器GNC系统的架构设计、工作模式以及在轨飞行结果.结果表明,GNC系统设计正确,成功完成了动力下降、起飞上升、交会对接、返回再入等关键动作,实现了月球表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以及携带月壤以近第二宇宙速度二次再入返回的三项首次任务,各项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943.
回收分系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关键分系统之一,为了实现结构布局优化、开伞载荷及系统稳定性兼容、轻小型化及高可靠性要求等目标,提出了非均衡载荷两级减速三伞方案、双冗余低电流弹盖拉伞优化方案、多敏感集成化回收控制方案、单点吊挂冗余解锁减速伞连接分离方案等。通过合理设计,完成仿真验证试验、地面验证试验、空投验证试验,确保了回收分系统协调匹配、工作可靠。在轨飞行数据结果表明:嫦娥五号探测器回收分系统工作性能稳定,满足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44.
本文在球不对称局域准抛物电离层模型下,设计了一套射线追踪算法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了时延随角度变化特性。指出了最小时延的传统求解方法的适应范围,讨论了时延-角度特性曲线与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关系及其能量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45.
月壤3D打印可以实现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有望成为月球基地建设和持久运营维护的关键技术手段。文章综述了模拟月壤激光3D打印方法的研究现状,搭建了以CUG-1A模拟月壤为原料的激光熔融成型原理试验系统,并开展了常规环境工艺参数的初步试验。结果显示: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影响激光熔融深度和直径,是模拟月壤激光熔融成型的关键工艺参数;模拟月壤熔融成型过程易出现孔洞、球化等典型缺陷,需要进一步对月壤激光相变机理和上述成型工艺参数进行解析优化。  相似文献   
946.
月球探测器遮挡形成的阴影是探测器着陆月面之后热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月球探测器着陆于平坦月面地区之后形成的阴影对探测器侧面和底面的影响,并通过建模计算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从而为月球探测器在侧面和底面开设散热面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7.
重返月球     
Shea 《太空探索》2009,(8):26-29
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月球便渐渐淡出了行星科学家的视线.但最近它又开始卷土重来…… 大约30年前,阿波罗计划的结束也宣告了一个大规模探月时代的终结.  相似文献   
948.
《太空探索》2009,(8):36-37
美国航宇局在阿波罗10号综合演练了登月全过程飞行试验结束后,宣布阿波罗11号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具体任务和目标只是简单的2句话:完成载人登月并安全返回任务,完成月球考察和取样任务.  相似文献   
949.
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31分,美国航宇局(NASA)的“半人马座”上面级火箭及“牧羊人”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进月球南极附近的一个陨石坑,上演了一出7900万美元成本的太空大戏。  相似文献   
950.
姚源  屠空 《太空探索》2009,(11):25-31
2008年8月29日1时30分,运行在月球上空200千米的印度“月船1号”突然与地面站失去了无线电联系,此后,印度空间组织的科学家多次尝试与这颗月球探测器重新建立联系,但所有的努力都宣告失败,最终不得不提前放弃这颗让印度人自豪的月球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