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87篇
航空   142篇
航天技术   704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8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嫦娥3号”月球软着陆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12月14日,"嫦娥3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北纬44.12°、西经19.51°的虹湾着陆区,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转移并完成互拍,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与巡视勘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简述"嫦娥3号"月球软着陆工程研制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工程研制中突破的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12.
使用面包板模型和仿真方法,在实验室内研究月球指向就位测量望远镜(ILOM)的基本特征,如望远镜星像中心点位置精度、温度效应、倾斜以及地面震动的影响。使用这个技术预期在月球表面观测月球自转时可以达到1ms的精度。将在地面上开展测试验证观测以全面评价达到优于0.1″观测精度目标所需条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913.
研究考虑地球自转的探月返回跳跃式再入的纵向制导问题.通过对制导动力学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地球自转对制导精度产生影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探月返回跳跃式再入的纵向制导问题,研究了考虑地球自转的反馈线性化跟踪制导律的设计问题.当考虑地球自转时,制导动力学十分复杂,如果直接按照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控制理论进行制导律设计,所需测量量较多,制导律难以实现.设计了一种简化的反馈线性化跟踪制导律,并分析了设计机理.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与航天飞机反馈线性化跟踪制导律进行了比较,所设计的制导律在一定不确定下制导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14.
雨水 《太空探索》2014,(11):64-65
<正>测控篇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海上测控纪念封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的远望3号、5号、6号船分赴太平洋预定海域,执行对嫦娥三号的海上测控任务,期间远望6号船停靠斐济苏瓦港,特发此封以志纪念。编号:  相似文献   
915.
张磊  谢剑锋  唐歌实 《宇航学报》2014,35(12):1388-1395
针对绕月自由返回飞行提出一种任务轨道设计方法。在双二体模型下基于圆锥曲线拼接和能量匹配原则迭代计算初值,采用Broyden法构造新的微分修正格式,在精确模型下分别针对三组不同的目标变量和目标值对初值进行逐级修正使之满足再入参数。采用简单迭代调整近地点时刻、飞行时间完成发射弹道拼接和落点位置匹配,迭代初值根据落点纬度插值确定,插值表通过对若干飞行时间进行初值计算和发射弹道拼接构造。算例表明,该流程能够扩展初值计算的适用范围,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16.
《航天》2014,(10):47-49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是美国航宇局(NASA)最新的月球探测器,自2009年6月发射以来已经向地球发回了大量的珍贵数据。一起来看看LRO目前的十大发现吧!  相似文献   
917.
沈羡云 《航天》2014,(11):28-31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12名美国阿波罗航天员在月球上生活几天后,安全地返回地面。21世纪,人类的外太空探测目标已经不局限于月球,而是瞄向更远的火星。移民火星,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相似文献   
918.
王晓晨  潘晨 《航天》2014,(1):18-20
实现着陆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是嫦娥三号此行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笔,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有三个:一是着陆器能否在月面上成功着陆,二是着陆器在哪里着陆,三是着陆器着陆后能否完成科学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919.
《中国航天》2014,(2):51-52
印度航天部长兼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拉达克里希南1月10日说,受“月船”1轨道探测任务成功的鼓舞,印将在两三年内发射其第二项大胆的月球探测任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面。“月船”2将采用国产的月球车和着陆器,在2016或2017年由“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火箭发射。作为印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是2008年10月22日发射的。  相似文献   
920.
《中国航天》2014,(5):54-55
因燃料耗尽,NASA“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4月18日按预定计划高速撞击了月球背面。撞击发生在美东部夏令时18日0时30分至1时22分之间,估计撞击时速为5800公里。NASA将利用其“月球侦察轨道器”来找出撞击地点,并了解更多撞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