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96篇
航天技术   613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7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7,(12):42-43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不仅向世人敞开了展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窗口,而且向世人敞开了了解我国月球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92.
阿龙 《国际太空》2001,(12):7-9
1 雄心勃勃□□多年以来 ,印度的航天计划都被一层神秘面纱所笼罩。但自 2 0 0 1年 4月印度成功将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 - D1(GSL V-D1)送上天以来 ,关于印度未来航天计划的各种细节不时见诸报端。 2 0 0 1年 7月 7日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主席卡斯图里兰甘在孟买表示 ,印度最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将分为两个阶段 ,有关可行性研究的第 1阶段计划将在 3年内完成。目前 ,印度已指定一个特别工作组负责这项价值 35亿卢比(1美元 =47卢比 )的计划。如果 3年后可行性研究报告能够出炉 ,印度将对它进行评估和详细的复查 ,评估结束后 ,可能…  相似文献   
93.
94.
康尔 《飞碟探索》2009,(8):9-11
1.每次着陆月球的16毫米电影中都没有看到任何爆炸弹坑,也没有任何散尘迹象. 在最后着陆时,下行动力系统受到压制,登月舱不再迅速减速,因此下降发动机只得支持自身的重量,其重量由于月球重力及下行推进剂的即将耗尽而减少.  相似文献   
95.
为保证能按期于2015年3月首飞,NASA已决定将其新型“猎户座”飞船上的座椅数量从6个减至4个。在决定减少乘员数量之前,该局准备让新飞船采用两种设计,其中6人型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4人型用于在2020年前送航天员重返月球。不过,NASA并没放弃“猎户座”乘坐6人的能力,有朝一日这一能力还将提上议事日程,但“初期还不需要这样做”。减少近期乘员数将省下同时设计、建造和认证两种不同的飞船所需的额外时间和经费。  相似文献   
96.
朋吉碧 《国际太空》1994,(11):14-14
美国在1994年1月25日发射的克莱门汀-1小型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轨道上飞行的2个多月时间内,摄制了月球的立体图和地质结构图。但这并不是美国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克莱门汀计划实际是为已接替了“星球大战”计划的“弹道导弹防御组织”(MBDO)策划的,旨在改进国防部未来的卫星和导弹技术。因此,在这个探测器上,载满了随它完成第一次空间旅行的各种组件和装置,包括:红外聚焦平面网、激光陀螺惯性系统、光纤陀螺惯性系统、集成控制电子反作用飞轮、氢-镍蓄电池、砷化镓太阳电池帆板、32比特信号处理装置和容量为1.9…  相似文献   
97.
NASA月球激光通信演示验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数据量、高数据速率传输要求,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开启采用激光技术进行空间通信的新时代,并于近年相继开展了多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项目。针对该情况,重点介绍LLCD(Lunar Laser Communications Demonstration,月球激光通信演示验证)项目的系统组成和工作状况:该项目由NASA实施,首次采用激光作为载波在绕月飞行器和地面接收机之间进行双向激光通信,通过飞行演示验证了下行速率为622 Mbit/s和上行速率为20 Mbit/s的月地双向空间激光通信,以及端到端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ing,容延迟网络)数据传输,并验证了作为激光通信链路副产品的高精度测距技术,试验成果超出预期。最后展望LLCD后续发展,供我国相关研究工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8.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6,(12):42-45
关于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无论是在飞船上,航天飞机上或是空间站上,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问题,但航天员在月球基地上如何生活,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问题,阿波罗航天员虽然登上月球,但只是短暂停留,并没有在上面生活,因此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根据载人航天几十年的实践和经验,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可以作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99.
刘骅 《飞碟探索》2003,(6):11-11
据俄罗斯《真理报》2002年9月的一期披露:美国官方无意中公布的“新闻简报”和无数卫星照片都显示出,月球上曾存在一个“不明外星文明”,只不过还不清楚这个惊人发现会对地球人类现存的对宇宙的认识水平和社会法则造成怎样的冲击和影响。这个惊人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向公众和媒体公布,便立刻被NASA当做“绝对机密”予以封存。一位美国科学家评论说:人们常常谈论“外星人”,事实上,一个“外星文明”尚不可能距我们如此之近,只是地球人从心理上根本没有准备好来接受这个爆炸的信息。即使到现在,还有些人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笔者现在回想起15年…  相似文献   
100.
何忠 《中国航天》1995,(7):15-17
下一步能否利用月球资源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为了增加能源储备或更好地控制能源使用,一些工业化国家已试图控制甚至减少能源消耗。第三世界国家由于要加深工业化程度,其能源消耗注定要增加。因此下一个世纪全球对能源的需求还将处于增长的趋势。21世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