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7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08篇 |
航天技术 | 255篇 |
综合类 | 68篇 |
航天 | 4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李伟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2,12(4):17-19
本文介绍了多线程网络编程的实现.并给出了用Visual C++6.0实现的一个多线程端口扫描程序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212.
一种有效的星载可移点波束天线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及计算了一种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用可移点波束天线方案,介绍了方案的布局,采用物理光学法对扫描特性进行了计算,讨论了在采用该方案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213.
相敏信号解调电路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遥测相敏信号特点 ,介绍两款实用解调方案。结合实例详细讨论相控同步解调电路的原理及设计思路。首次提供三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参数优化设计的阻容最佳组合。采用“三取二”表决的冗余设计有效地提高了遥测参数的可靠性。用一组实测数据验证电路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14.
多发涡扇民用飞机在巡航飞行阶段,客舱区域容易受到拍频噪声的影响。为研究抑制拍频噪声的飞机设计方法,采用管道声学理论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进行拍频噪声建模,明确了拍频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扇叶片通过频率的单音及其谐波。应用声波线性叠加原理,分别分析了双发、四发飞机拍频噪声产生的机理,得出抑制拍频噪声的方法是使所有发动机的物理转速一致。在研究四发飞机拍频噪声抑制过程中,推导了频率相近幅值不同单音声波干涉的计算公式,为三发等其他多发飞机的拍频噪声抑制设计提供了参考。为了促进该项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了波音787飞机通过推力管理功能实现拍频噪声抑制的方法,设计了拍频噪声抑制控制律,并对拍频噪声调频的上限和下限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值。飞机系统在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ler,EEC)提供N1转速同步修正量时,应选择发动机控制所用的目标转速进行比较,EEC则以叠加N1转速同步修正量的目标转速进行发动机控制。 相似文献
215.
216.
217.
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采用双推力室方案,发动机起动时存在推力室点火不同步情况.以500 t级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针对起动时推力室点火不同步问题,对发动机推力室燃料路的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描述补燃循环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数学模型,搭建了双推力室发动机起动仿真平台.通过对推力室燃料路两种控制方案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从降低发动机系统对双推力室不同步点火的敏感程度考虑,采用2个燃料节流阀分别控制各分支燃料路的方案较优;推力室燃料路采用一个燃料节流阀的控制方案时,推力室冷却套流阻偏差不宜大于1 MPa. 相似文献
218.
第8颗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人轨后,与在轨的多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1GSO)卫星组成基本系统,已经具备在星座覆盖范围内提供连续的、稳定的、全天候的基本服务能力。那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定位精度和未来发展如何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219.
文章利用1989-2004年间"Los Alamos"7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数据对不同磁暴条件下处于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等离子体片区域的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和热电子(0.03~45 keV)温度随地方时的分布及随磁暴发生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对磁层顶电流修正后的Dst指数(Dst*)将磁暴分成弱磁暴、强磁暴以及超大磁暴.在随地方时的分布上,弱磁暴时卫星最可能在午夜后侧负向强充电(>800 V);随着磁暴强度的增加,在超大磁暴情况下该区域会沿东西方向扩展到夜晚21时到凌晨4时的区域.在随磁暴发生时间的分布上,弱磁暴下卫星表面充电到高负电位主要发生在Dst*最低点前3 h和后2 h的时刻,强磁暴下主要发生在Dst*最低点时刻,而超大磁暴下主要发生在恢复相,持续时间达十几个小时.表面电位的分布规律和热电子温度的分布规律表现一致:卫星表面负电位超过100 V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电子温度大于2 keV的区域,而表面负电位最可能超过800 V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电子温度大于2.5 keV的区域.通过统计分析看出,对于那些极可能发生高负电位充电(>8 kV)情况下的卫星表面电位分布与磁暴的强弱并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发现在弱磁暴情况下明显集中在正午前侧区域.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