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16篇 |
免费 | 1275篇 |
国内免费 | 104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572篇 |
航天技术 | 1301篇 |
综合类 | 909篇 |
航天 | 16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347篇 |
2022年 | 407篇 |
2021年 | 422篇 |
2020年 | 390篇 |
2019年 | 410篇 |
2018年 | 282篇 |
2017年 | 308篇 |
2016年 | 369篇 |
2015年 | 369篇 |
2014年 | 458篇 |
2013年 | 379篇 |
2012年 | 453篇 |
2011年 | 460篇 |
2010年 | 420篇 |
2009年 | 448篇 |
2008年 | 409篇 |
2007年 | 399篇 |
2006年 | 305篇 |
2005年 | 293篇 |
2004年 | 284篇 |
2003年 | 274篇 |
2002年 | 195篇 |
2001年 | 235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139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传统的D型迭代学习控制的控制律设计方案依赖于被控系统的相对度.为解决该问题以及相对度增益与高阶微分运算的问题,针对一类具有任意高阶相对度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虚拟模型的一阶D型迭代学习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与具有任意高阶相对度的非线性被控系统并联一个一阶子系统,构造一个相对度为1、相对度增益可以任意设计的虚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一阶D型迭代学习控制律,使得虚拟模型能够实现期望轨迹的完全跟踪,从而实际被控系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实现期望轨迹的跟踪.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昆虫翼挥拍时的动态变形与受到的惯性力和气动力是相互影响的,这是一个复杂的流固耦合过程,本文利用简化的非定常气动力估算方法、简化的昆虫翼结构模型和简化的拍动方式,对该问题的耦合求解途径做了初次探索.首先,在比较了昆虫翼拍动中受到的惯性力和气动力大小的基础上,阐明了耦合求解蜻蜓翼变形过程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一个迭代求解该耦合问题的简化方案,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了粘弹性蜻蜓模型翼绕定轴往复挥拍的变形过程,比较了耦合气动力前后的模型翼变形,并初步分析了能耗变化. 相似文献
63.
64.
本文对业界各种直飞航班的业务模型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分析和预测,对直飞航班的概念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并在政策法规的约束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在不断完善法规、加强航空市场监管方面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65.
66.
介绍了国内外文献中所建议用于规划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总试验时间,利用Duame增长模型推导出了总试验时间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种算法;对确定总试验时间的诸参数,如增长率、起始点,要求的MTBF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确定这些参数的原则和算法;最后还给出了最佳取值范围和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比传统的近似估算更为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67.
相邻激励器合成射流流场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将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喉道、外部流场作为单连域计算处理的吹/吸型边界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相位差、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相邻激励器相互作用形成的合成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邻激励器工作时的相位差、振幅不同、驱动频率不同对其形成的合成射流流场有很大影响,合成射流不再对称分布,流动将发生偏转。其机理是由于两激励器吸入和排出流体流动不同(不同相、不同幅值、不同频率),使得两列旋涡对不对称,因此在两列旋涡对之间存在涡量强度不同和压强梯度,从而引起旋涡对向低压侧和强涡量区偏转。 相似文献
68.
面向仿真的工作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并介绍了一种面向仿真的工作流模型,分析了过程模型和仿真环境的关系,简要描述了基于这种面向仿真的工作流模型的仿真系统的实现框架,最后说明了这种面向仿真的工作流模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69.
起落架载荷的自校正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自校正控制起落架的非线性模型和系统的ARMAX模型,对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参数辨识,实现了起落架的自校正控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有效地改善了飞机起落架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