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航空   24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气象卫星在气象、气候、水文、海洋和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着重说明了气象卫星在灾害性天气(热带风暴、暴雨和强对流)监测、中期数值预报、气候监测与气候变化预测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指出气象卫星在地球资源与环境监测,以及某些自然灾害测监中的重要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72.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铁路灾害监测与评估,对于保障铁路建设和运行安全、提升铁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铁路灾害卫星遥感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卫星遥感发展和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探讨了卫星遥感技术在铁路减灾、备灾、应急和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中的实践应用需求。针对影响铁路安全的主要灾害,分析总结了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在铁路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能力。针对洪涝、地质、森林火灾和雪灾等典型灾害实例,建立卫星遥感监测评估铁路灾害的技术流程,进一步分析卫星遥感对于铁路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现铁路主要灾害的灾前风险监测和灾后损失评估,可有效支撑铁路的全过程灾害管理。通过多手段的融合运用和动态监测能提升遥感信息的决策支持作用,使其在铁路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A、B星(“环境一号”A、B星)送入太空,约51min后,卫星准确进入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担任此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是该系列火箭的第31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  相似文献   
74.
在概要介绍应急管理和多主体仿真建模与分析工具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灾害气候中各重要交通枢纽(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有大面积人群滞留的情况,采用贝叶斯网络和影响图作为建模工具,研究和设计了滞留旅客转移决策过程模型,并采取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Java语言在R epast平台下建立该问题的多主体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数据分析滞留旅客在各个交通枢纽的转移模式,并提出优化方案,进而为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5.
9月6日上午11点25分,长征二号丙SMA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起飞,以一箭双星方式将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顺利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星座正式开始组建,对我国增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北京时间8月20日,风云二号F星在轨正式交付,从此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防和救灾等,将有更强有力的保障。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星作为风云二号03批工程的首发星,也是  相似文献   
77.
《航天器工程》2017,(6):161-166
在介绍合成孔径雷达(SAR)在洪涝和滑坡灾害监测中应用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高分三号(GF-3)卫星SAR数据对2017年吉林永吉"7·13"特大洪水灾害和四川茂县的"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开展应急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洪水淹没区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境内的温德河和鳌龙河附近,永吉县境内和吉林市市辖区淹没面积(均不包含城市淹没区)分别为19.82km2和8.70km2;滑坡体长度为2620m,最大滑坡宽度为1135m,滑坡体面积为1.76km2,与无人机航拍影像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应用结果表明,GF-3卫星具有较好的灾害应急监测能力,能够为中国的防灾减灾领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78.
稳定的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是北斗/GNSS-RTK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监测的必要条件,当监测区域地面通信基础设施缺失或突发险情引起通信链路中断时,滑坡监测工作难以开展。针对于此,研究并分析了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regional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RSMC)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监测的可行性。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三号RSMC的GNSS观测数据编码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准站与流动站观测数据的不同传输方案对滑坡灾害监测的影响。最后对其中两种可行性较高方案的通信指标与定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基准站采用4G、监测站采用北斗三号RSMC的第一种传输方案,平均解算时延优于1.1 s,传输成功率可达98.46%,实时监测序列精度在水平方向优于1cm,高程方向可达厘米级水平。该方案保持了监测序列的高频率高精度实时获取,同时提升了地面通信受限时监测信息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79.
冰冻是湖南冬季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中低层逆温层和地面冷空气是冰冻天气产生的必要条件。2008年1月12日至2月2日是湖南省50年以来遭受最严重的冰冻灾害天气。近年来有一些北方的预报员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冰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但是南方近几年降雪量偏少.预报员缺少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降雪临近预报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0.
索阿娣 《航天》2009,(2):4-9
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至6%。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超过千亿元。而且,经济越发达,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绝对值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