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航空   899篇
航天技术   214篇
综合类   140篇
航天   4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面向星敏感器的星模式识别算法。首先扼要介绍了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所有面向星敏感器的星模式识别算法和星图预处理,然后详细论述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旋转和比例不变点特征松弛匹配算法的一种新的面向星敏感器的星模式识别算法。在第三部分通过仿真试验检验了新算法的性能。初步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星模式识别算法性能优良,具有实用价值。最后讨论了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无源探测雷达以其特有的工作方式在抗干扰、反隐身和探测反辐射导弹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介绍了无源探测雷达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无动量干扰的高效率数控扫描系统是环境和灾害监测与预报小卫星红外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这种扫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4.
空间遥控作业系统的自适应无源控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遥控作业系统是实现空间危险环境中作业的有力手段。由于空间工作站和地面控制站之间的通讯时延,造成了遥控作业系统的不稳定和操作性能的降低。本文利用二端口网络理论,提出了可定量评价系统操作性能的指标函数,并导出操作性能最优(临场感状态)的无源控制算法,同时针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出参数自调节的自适应无源控制器的结构。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无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PD型比例导引鲁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明善 《上海航天》2007,24(1):20-22,41
为研究存在视线角速度测量噪声时非线性比例微分(PD)型比例制导方案的鲁棒性,以近距大离轴角发射和目标大机动为拦截条件,对四种视线角速度测量噪声方差进行蒙特卡罗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非线性PD型比例制导方案抗视线角速度测量噪声的鲁棒性强,对机动目标拦截制导精度高,是一种具工程应用价值的高精度末制导方案。  相似文献   
16.
箔条干扰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箔条干扰的主要作用、试验方法、计算公式和试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给出了国内外几种箔条的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一种采用电容储能型变换器拓扑结构作为主电路的无刷直流电机系统,介绍该系统换向所采用的新型无位置传感器技术-“三角计数换向法”。  相似文献   
18.
Sn-Ag合金无氰电镀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Sn -Ag合金无氰镀液 ,并获得了均匀致密平滑的Sn -Ag合金镀层 ,该镀液适用于电子部件的可焊性镀层 ,以取代传统的Sn -Pb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9.
20.
直升机无维修待命时间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鑫  周巨元 《航空学报》1991,12(10):514-517
 <正> 1.引言 国军标《飞机维修品质规范》将“无维修待命时间(t_(al))”列入考核飞机维修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某些新研直升机的技术指标中已经提出了t_(al)的定量要求。由于该指标能直观地反映直升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水平,所以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理论上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工程上也尚未开展该指标的设计和试验。为了给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理论上对该指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用“可靠寿命”的概念阐述了无维修待命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