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286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01.
为了探究整体涡和对涡旋流对跨声速转子性能的影响,利用腔室型旋流畸变发生器产生旋流,并与跨声速转子进行联合仿真研究。90%换算转速B3布局时,同向整体涡导致转子压比最大降幅为15.1%,效率最大增幅为10%;反向整体涡导致转子压比最大增幅为6.75%,效率最大降幅为17.2%;对涡P3布局时转子压比和效率的最大降幅分别为4.3%和9.3%。结果表明同向整体涡减小了叶片负荷与叶片表面及通道内的二次流分离,使转子的压比降低,效率升高;反向整体涡增大了叶片负荷,使流动分离损失增加,转子的压比升高,效率降低;对涡旋流可认为是同向整体涡和反向整体涡的叠加,对转子性能的影响取决于占主导的旋流类型,影响机制与整体涡相同。  相似文献   
202.
黏度是液体的重要理化性能指标。工程上常用Zahn黏度杯快速检查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的制造商生产出来的Zahn黏度杯有一定的差异,企业在使用Zahn黏度杯时有其具体引用的规范或标准。目前,国际通用的Zahn黏度杯的规范标准为ASTM D4212,而波音等国外飞机制造商的Zahn黏度杯规范中关于液体黏度和流出时间特性转换公式与通用标准存在差异。基于同一种标准黏度液体,系统地比较了两种规范中特性转换公式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给出了这些差异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于涵  索建秦  郑龙席 《推进技术》2019,40(3):608-618
为了研究贫油直喷燃烧室的流动特性,提出了带有收敛出口的单元贫油直喷燃烧室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旋流角度分别为35°,38°,40°和45°共四种模型在冷态和热态条件下的流动特性,获得了旋流角度和燃烧释热对旋流器收敛出口截面速度分布、旋流数和下游中心回流区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冷态条件下,随着叶片角度的增加,旋流器收敛出口截面的速度分布从"内高外低"型转变为"外高内低"型,并且"外高内低"型的速度分布更有利于形成回流区;除35°旋流角以外,其他模型都能形成驻定的中心回流区。在热态条件下,燃烧释热对弱旋流流动的影响十分明显,35°旋流角收敛出口速度分布由"内高外低"型转变为"外高内低"型,在其下游形成了驻定的中心回流区,说明燃烧释热可以促进旋流流动向涡破碎方向发展;燃烧释热对冷态下已形成回流区的流动影响不大,但气体的膨胀加速会加快燃烧室内部逆压梯度的消失,导致热态回流区尺寸和长度略小于冷态回流区。  相似文献   
204.
徐诸霖  达兴亚  吴军强 《推进技术》2019,40(7):1441-1448
为理解超紧凑大S弯进气道与风扇的耦合效应,基于体积力模拟方法开展了一体化计算研究。研究的进气道长径比为2.5,使用Rotor 67进行耦合分析,体积力模型与冻结转子计算得到的总压比、总温比和等熵效率分别相差4.49%,0.26%和2.38%。流场分析表明,风扇对入口段流场影响较为明显,主要体现为畸变区的顺向偏转与微弱衰减;进气道出口畸变经过风扇叶片后得到改善,大低压区和反向旋流基本消失;而流体在叶片的前后缘旋流角与轴向速度的综合改变量越大,风扇对气流做功越多。总的来说,超紧凑大S弯进气道与风扇之间耦合比较明显,需要在设计时进行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5.
外旋流器旋流数对三级旋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2D-PIV)流场测试技术,试验研究了相同进口条件下多种旋流数组合旋流器出口冷态流场,分析比较了外级旋流器旋流数对流场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级旋流器旋流强弱并不是回流区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外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增加,涡心有向前及向外移动的趋势,其回流区轴向长度逐渐变长,最大回流速度逐渐减小;回流区形状同时受外级旋流器旋流数及内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影响,当外级旋流器旋流数相对内级旋流器旋流数足够大时,较易出现尾迹区;在旋流器出口附近,外级旋流器旋流数较小时旋流器组合流场的湍流强度峰值较大.   相似文献   
206.
贫预混燃烧室燃烧稳定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亚晶  李晓亚  谢伟 《推进技术》2017,38(11):2562-2571
为了深入探究贫预混燃烧中的燃烧不稳定特性并发展有效的控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当量比、旋流数、预混气初温对燃烧不稳定的影响规律,并尝试把穿孔板背腔用于模型燃烧室燃烧不稳定的控制研究中。研究发现该模型燃烧室的压力振荡为径向自激振荡模式,旋流强度和当量比对贫预混燃烧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预混气初始温度的不同,对室内的一阶振荡频率和声压级影响不大,穿孔板背腔可以用来抑制燃烧室内的不稳定现象,当穿孔板背腔长度增加到60mm时,室内的声压级降低了19.35%。  相似文献   
207.
进气道旋流模拟及测量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设计的叶片式旋流发生器,在某小型低速风洞中进行了整体涡旋流、局部涡旋流、对涡旋流的模拟.对三孔探针、五孔探针进行了标定,对所模拟出的旋流进行了测量。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进口前2倍直径处安装旋流发生器可保证旋流的强度最大;设计的旋流发生器可产生28°的整体涡旋流;旋流发生器叶片攻角对旋流强弱的影响较为明显;不同叶片布局方式可得到不同形式的旋流流场;旋流的诱导速度对旋流中心位置有较大的影响;三孔探针用于测量旋流时受径向偏转气流的影响,时有不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208.
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了高位垂直进气径向出流的静盘表面压力分布和转静腔内的旋流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于0.6倍半径的范围内,沿半径增大方向静压随之增大;在射流孔处压力降至最低,而后又突然升高并逐步趋于平稳;静盘表面压力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旋转雷诺数的增加而降低;在旋转雷诺数小于等于2.6×106、流量系数小于等于4.50×104的范围内两盘间可以形成稳定的旋转核心.此外,在实验范围内,流量系数和旋转雷诺数对旋流系数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9.
刘巍  李理  杨涛 《推进技术》2009,30(2):149-153
为了研究高速旋转对冲压增程弹进气道的影响,对零攻角下旋转弹丸进气道入口与出口旋流数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了旋流数的解析计算式。为了检验理论分析各项假设的合理性,并对旋流数解析式的误差进行分析,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双锥进气道的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冲压弹丸进气道前方来流旋流数很小,因此旋转对进气流量影响很小;理论解析式计算所得进气道出口旋流数比数值计算结果偏大,且背压越低偏差越大;普通旋转冲压弹丸进气道出口旋流数低于0.2,由于在此弱旋流进气条件下,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状态与直流进气状态接近,因此弹丸的旋转对冲压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10.
采用CFD数值方法研究了旋流数和流量分配变化对RQL新概念模型燃烧室内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中等旋流强度既能保证空气与燃油的适度混合,又能满足富油区和贫油区内气-油雾两相流燃烧和气体阻力损失小的要求。淬熄段流型的合理分布可通过调整流量分配来实现快速混合淬熄。数值研究与水模试验相比具有相同的流型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