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航空   1638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133篇
航天   25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海清  张高飞  尤政 《推进技术》2007,28(3):230-234
设计了两种基于微光机电技术的固体微推力器结构,其中一种结构具有不连续的非正常拉瓦尔喷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的设计进行了内弹道、燃气流动过程和热损失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连续的非正常拉瓦尔喷管同样能够将推进剂燃气加速到超声速,其比冲性能与正常拉瓦尔喷管相当;微光机电技术常用的硅材料会造成推力器比冲性能较大量级的下降,而绝热性能良好的玻璃或陶瓷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微推力器的比冲性能。  相似文献   
32.
进气温度畸变对某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有效的畸变传递模型,就进气温度畸变对某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数值研究.详细地分析了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温度畸变在发动机系统中的传递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发动机进口空间温度畸变,发动机稳定裕度损失更多地取决于畸变强度而非周向范围:向对于与时间相关的温度畸变,发动机进口温升率比周向范围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二元模型加力室流场计算和燃烧效率测定 ,对 k- ε- g紊流燃烧模型中模型系数CR、Cg1 、Cg2 的选定和计算浓度脉动均方值 g的不同方法进行数值研究。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 ,可认为 :模型系数值的选定直接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 ,而其中 CR影响最大。g的计算虽然可有不同方法 ,而其中微分方程求解最佳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的燃气轮机装置热力循环和效率通用程序,适用于各种燃料及多种循环,简便而实用,对燃机设计及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柱面菲涅耳太阳聚光透镜的光学设计和光学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柱面线聚焦菲涅耳太阳聚光透镜的光学设计和光学效率。依据理论分析,对透镜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成功地研制出了柱面线聚焦菲涅耳聚光透镜。还分析了透镜相对孔径(F数)和成型模具等因素对透镜光学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太阳质量损失对行星轨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Gylden-Meshcherskii方程和Eddington-Jeans定律,讨论太阳质量损失对行星轨道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太阳质量损失会产生轨道半长径α的一阶周期项和二阶混合项;近日点角距ω的一阶周期项、二阶长期项和混合项,行星轨道半长径的长期变化会影响太阳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火焰筒式煤粉燃烧室头部进气规律对燃烧效率的影响。通过对6种结构的头部配气方案的分析比较,得出了煤粉燃烧室合理的头部配气方案,为今后煤粉燃烧室的设计和工作状态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旋转惯性液压变换器(RIHC)的主要性能及其能量转化机制,针对由等效两位三通快速切换阀驱动的旋转惯性液压变换器构型建立其理论分析模型。通过与传统比例液压系统(CHPS)对比实验,验证所建理论模型并给出两者能效差异。结果表明:所建理论模型可有效预测RIHC的主要性能,可通过系统吸油流量量化旋转惯性效应的大小,稳态吸油流量在有效占空比0.5时达到峰值。脉宽调制信号有效占空比控制模式下,随着飞轮转速、负载压力的增加,测得阀口节流损失与系统效率线性化增加。实验表明:负载压力在0~4 MPa范围内,RIHC相较于CHPS最高可减少89%的阀口节流损失,系统效率提升15.7%。  相似文献   
39.
旋转部件在高空低转速时,其工作状态受来流的吹动作用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压气机处在特殊的“搅拌机”或“涡轮”工作状态,使得发动机的动态计算中效率插值出现不连续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采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通用电气公司(GE)联合开发的针对旋转部件特性转化的脊背特征方法,通过分析低转速下旋转部件脊背特征及非脊背特征的变化趋势,提出基于脊背特征的旋转部件低转速范围特性的扩展方法,并有效规避了效率特性在低转速下插值的失效。以某型军用涡扇发动机为例,计算其处于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发动机风车工作状况,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反映出低转速下压气机压比小于1的特殊工作状态,且不同飞行条件下的风车特性计算合理。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