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52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为了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富燃燃气安全处理方法,确保发动机试验过程的安全,通过对未来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高模试验关键参数设计,确定富氢燃气补氧燃烧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高模试验富氢燃气补氧燃烧仿真模型,对补氧燃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补氧流量和液氧喷注角度对燃烧过程及高模系统的影响,以验证补氧燃烧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补氧补燃方案可以安全处理发动机燃气中的富氢,保证高模试验安全。并且补氧量越大,燃烧长度越小,热防护难度增加;补氧喷注角度增加对氢燃尽长度影响不大,但使设备热防护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212.
插装式二维(2D)伺服阀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晋飞  陈烜  鲁鹏勇  阮健  常亮 《航空学报》2019,40(5):422590-422590
针对传统伺服阀导控级和功率级平行放置而无法实现插装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插装式二维(2D)伺服阀,其特点在于:先导级和功率级集成在单个具有双自由度的阀芯上;力矩马达与阀芯同轴连接,并安装在阀芯末端。通过力矩马达直接驱动阀芯转动,然后利用伺服螺旋机构放大功率并驱动阀芯直线运动,从而控制输出流量。同时可以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LVDT)进行检测阀芯位移,实现位置闭环控制以提高阀的控制性能。为了探究其开环特性,首先建立力矩马达和2D阀的数学模型,求得其开环传递函数;然后,通过仿真了解关键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最后,进行实验研究,验证该阀设计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在满量程输入的情况下,该阀开环时滞环为5%,分辨率≤ 1%,响应时间为10 ms,动态频响为35 Hz;闭环下性能显著提高。插装式2D伺服阀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响应快和控制精度高,在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3.
NURBS曲线插补技术是目前高档数控机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传统插补方法中存在的精度低,速度慢的缺点,本文在分析NURBS曲线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误差调整的圆弧曲线插补算法,实时修正插补参数,减小轮廓误差,并进行了仿真实现。通过与传统插补方法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极大提高圆弧曲线的插补精度及插补效率,满足插补运算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14.
过锡铋合金粘补技术在修复机床导轨拉伤面的实际应用和效果,着重介绍锡铋合金配制方法与粘接工艺过程,为进一步扩大其应用的范围和领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15.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绝热层烧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补燃室热防护系统研究是飞航导弹固冲发动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了固冲试验发动机,采用新型绝热材料作为补燃室绝热层,并通过直连式试验研究考核该绝热层在补燃室恶劣条件下的工作情况,为固冲发动机补燃室热防护系统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216.
液氧煤油发动机稳态故障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的特点,建立了稳态工作过程故障仿真数学模型,并针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故障模式,进行了仿真计算与效应分析,最后进行了故障参数特征的初步提取。结果表明,选定的10个缓变热力参数,可对泄漏、堵塞及涡轮泵等典型故障模式进行有效识别和分离。  相似文献   
217.
为了搭建更加精确的离心泵汽蚀工况的性能预测模型,将汽蚀工况下的泵内流动分为入口段和出口段分别计算流量,以两段流量之差确定泵内空泡体积,进而确定汽蚀的扬程相对降低系数。通过5种型号泵的仿真结果与水试结果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通用性和准确性,最大计算偏差出现在第二临界点附近,约为1%;针对热试中汽蚀故障进行仿真复现,和热试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故障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氧化剂泵汽蚀故障的注入与仿真,结果表明:预压泵入口压力降低能够导致氧化剂泵汽蚀;汽蚀工况下,氧化剂主泵扬程降低、流量减少并且转速升高;进而导致燃气发生器混合比趋向当量比、温度升高,与理论分析和试车以及发射中故障结果相吻合。最低允许预压泵入口压力为53%额定入口压力,继续降低压力会导致燃气发生器温度超过临界温度,存在产生毁灭性后果的危险。  相似文献   
218.
阐述了承受压力不大的油缸、作动筒等缸体类铸件疏松、缩孔、气孔、夹杂等常见缺陷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19.
为分析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建立了发动机的线性小偏差动力学模型,在小扰动的条件下研究了发动机工况变化、燃气导管容积对系统工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0%~50%工况范围内发动机系统都是稳定的,而随着工况的降低发动机稳定裕度在减小。当涡轮后燃气导管容积增大时发动机系统稳定裕度减小,而涡轮前燃气导管容积对发动机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20.
进行有机蒙脱土对二苯醚亚苯基硅橡胶纳米增强改性的研究。利用FTIR,XRD和TEM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并测试耐辐照、耐液体溶胀和气体阻隔性能。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Na-MMT)经插层剂三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处理后,得到有机化蒙脱土(OMMT),OMMT的层间距比Na-MMT提高近65%;OMMT在橡胶复合材料中主要呈现纳米插层结构分布;二苯醚亚苯基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耐辐照、耐液体溶胀和气体阻隔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其原因乃源于蒙脱土片层结构的阻隔性能形成的纳米阻隔墙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