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6篇 |
免费 | 114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9篇 |
航天技术 | 295篇 |
综合类 | 9篇 |
航天 | 4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小卫星编队飞行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编队飞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领域.通过编队飞行可将多颗小卫星形成一颗大的"虚拟卫星",即空间任务的预定功能由编队中各个只担当单一功能的卫星分担,由此整个卫星群可实现强大的功能.实现卫星编队飞行需要保持和控制星群的编队构型,精确确定星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即相对导航.卫星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包括轨道设计、轨道演变及控制,星间链路、编队运行管理和测控,以及卫星的自主定位、定轨.叙述小卫星编队的基本原理、轨道构成和技术特征,分析实现编队飞行所需的关键技术,介绍各国编队飞行的现有计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2.
63.
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星-星掩星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越强 杜起飞 朱光武 吴季 陶鹏 白伟华 赵华 胡雄 吴小成 郑建华 A S Kosov T K Breus V M Gotlib A M Krymskii A V Zakharov 《空间科学学报》2009,(5)
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是人类首次在火星空间环境进行此类的联合试验。用于探测火星电离层的星-星掩星技术较以前星地间的探测技术相比,有可接收高信噪比信号,反演精度高,可探测火星上太阳天顶角大于43°,或者小于138°的区域电离层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方案、基本原理,给出了主要技术指标、地面模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4.
65.
星载通信设备首先应具有卫星发射时,能承受振动,冲击的结构和强度,长时间的时效以及在高真空中温度周期性的急剧变化条件下能稳定的工作,在通信卫星的有限通信舱内,要将任务设备,BUS设备,遥测/遥控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等安装在一起,自然要产生相互间的干扰。这里就存在一个电磁兼容性的问题。为此,文中将以星载设备性能中的电磁兼容性(EMC)为中心,从星载设备的性能要求出发,对EMC的基本问题,即基本概念,标 相似文献
66.
国外星载微波辐射计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载微波遥感已发展成为对地侦察和观测大气与地球表面的重要手段。它不依赖于太阳作为照射源,在白天和黑夜都可以工作;具有穿透云层和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雨区的能力。不受天气的影响。因此微波遥感可以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与其它遥感手段相比.微波遥感除了具有上述的穿透云层和雨区的能力之外.甚至还能穿透一定深度的地表或植被,从而可以获取被植被覆盖的地面信息以及地表下一定深度目标的信息。 相似文献
67.
本文简要叙述了星载大型可折叠平面阵天线(简称L-SAR天线)模样机的技术指标,设计方法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L-SAR天线模样机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8.
为清楚显示卫星瞬时覆盖状况,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图形显示普适性算法.根据星敏感器、合成孔径雷达、雷达和扫描敏感器四种常见卫星仪器瞬时覆盖区形状,给出了像素点的解析计算和仿真步长确定的解.对两种典型覆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显示效果好. 相似文献
69.
针对采用伴飞模式的星座燃料补给问题,本文对其补给星的轨道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在给出补给星的轨道设计之后,利用遗传算法对补给星轨道机动所消耗的燃料质量以及每次转移给工作星的燃料质量进行了优化求解,使得补给星燃料利用率达到最高。仿真结果同时给出了燃料利用率与工作星轨道高度以及星座中卫星数目之间的关系,该结论对采用伴飞模式的星座燃料补给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0.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多普勒频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出发,以SAR发射信号的波长、卫星的轨道参数和目标的位置(地心经纬度)为已知条件,导出了计算目标回小以的多普勒频率的解析公式,这对于星载SAR系统的性能 初步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