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10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提出使用高分辨率的Diviner辐射计红外温度作为月壤热传导的边界输入条件,使得月壤物理温度廓线的模拟更接近月表真实情况. 利用Diviner物理温度廓线模拟的微波亮温与嫦娥二号卫星微波探测仪(CELMS2)的实测亮温匹配,来分析CELMS2数据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月壤微波特性的反演奠定基础. 以哥白尼坑区域为例,对比分析了Diviner辐射计红外通道温度与CELMS1实测微波亮温的变化趋势. 选择月球虹湾地区内一位置点(45.1°-45.5°N,33.1°-33.5°W),分析了CELMS2在该位置点内5个月球时刻的亮温数据. 通过对实测亮温与模拟亮温在经纬度和太阳高度角的匹配分析得到,在高频微波通道内两者的相关性达到96%以上,表明嫦娥二号微波探测仪亮温数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为月壤特性反演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21,30(1):132-138
干涉式垂直探测仪(GIIRS)是气象观测的重要有效载荷,对卫星平台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采用图像导航配准技术可解决星上活动部件运动、卫星平台姿态抖动对GIIRS成像的影响。为了在地面验证GIIRS的成像性能,文章提出图像导航配准成像试验方法。利用3轴气浮台模拟3轴稳定卫星零重力下的自由转动,利用GIIRS样机模拟GIIRS的成像特性和在轨扰动,验证了动力学补偿特性和图像运动补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图像导航配准成像试验方法,卫星特定频率下的姿态稳定度提升了80.8%,图像运动补偿精度优于13.78μrad,满足GIIRS成像需求。  相似文献   
14.
空间电场探测仪是“张衡一号”卫星的主要载荷之一,是进行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电场探测的仪器。在产品研制中,发现电场探测仪的信号处理单元ULF频段(DC~16Hz)输出电压信号存在温漂问题。在调研温漂问题的解决方法后,文章提出一种不影响产品研制的后期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信号处理单元在温度试验中所获取的ULF频段输出电压信号以及温度数据作为修正的基础。为找到效果较好的拟合曲线,该方法针对其中台阶化的温度数据进行了Savitzky Golay算法的平滑处理;对ULF频段输出信号和温度信号采样率不一致以及相较于温度信号的时间滞后问题,分别采用多点平均及相关系数作为判据,寻找滞后时间方法;最后,拟合了ULF频段输出电压信号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用该方法得到的拟合曲线可以在地面为卫星在轨运行时电场探测仪ULF频段电场数据的温度修正提供依据,可以对其他空间科学类探测载荷的温漂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碳卫星载荷在轨温度的准确预测,对其试验状态瞬态热分析模型的修正进行研究。先比较热分析计算结果与热平衡试验结果,求出两者对应温度监控点的温差;再利用蒙特卡洛法对二氧化碳探测仪热分析模型参数进行灵敏性分类,将模型参数分为整体灵敏、局部灵敏与不灵敏参数。然后根据热平衡试验数据,用拉丁超立方和单纯形法的混合法对模型各个参数进行分层修正,得到满足目标函数各个灵敏性参数的最优值。最后将参数最优值代入热分析模型计算验证该修正方法正确性,并进行残差分析。结果显示修正后各温度监控点热分析计算与热试验温差δa小于±0.5℃,残差修正率θ高于80%,修正后多数温差比修正前减少了一个数量级。结果表明修正取得的效果明显,修正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17.
天基导弹紫外预警及紫外预警探测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单介绍了国外导弹紫外预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紫外预警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航运输安全形势的变化。加强对人体隐匿违禁物品探测的技术和设备需求不断加大。除了传统的金属探测仪之外,当前主要的人体安检技术有毫米波探测、太赫兹探测、X射线透射式线扫描和X射线背散射点扫描等。本文将重点介绍背散射X射线人体检查设备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星载微波探测仪采用主被动一体化探测方法,以提高探测精度和空间分辨率,是土壤水探测卫星的主载荷,探测仪的探测头部主要由主动单机和被动单机等组成,其中主动单机中的发送/接收(T/R)组件数量多、功耗大、阵面布局长达7 m,被动单机中的接收机对温度波动敏感,同时探测头部构型复杂且各散热面外热流环境恶劣。针对探测头部热控难点及要求,开展了包括轨道外热流分析、散热面和传热路径的设计、热管网络布局,关键单机的精细化控温等工作,并结合热平衡试验结果对热设计方案进行了有效验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探测头部的温度水平、关键单机的温度梯度及每轨温度波动均满足要求,其中T/R组件温度梯度控制在≤12℃,被动接收机温度波动控制在±1℃/轨。该设计解决了大功耗T/R组件短时开机导致单机之间温差大、瞬时温升速率快,接收机温度波动大等技术难点,突破了高功率密度T/R组件全阵面热设计关键技术和被动接收机的高稳定度控温关键技术,实现了探测头部在轨全周期高精度、高稳定度热控,可为星载微波探测仪类载荷的热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三轴稳定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图像运动补偿轨道运动和热变形对扫描镜成像的影响.根据图像运动补偿目标,定义了扫描角、步进角和固定网格,基于有关轨道运动和结构热变形对成像的影响,设计了图像运动补偿模型,并给出了算法流程.仿真结果表明:图像运动补偿能有效减小轨道运动和热变形对扫描镜成像的影响,提高有效载荷的成像质量,满足图像配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