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93篇
航天技术   240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3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刘通  陈浩  郭鹏斌 《宇航学报》2023,44(2):282-293
针对使用星地双向单程测量技术实现给定场景下的地月空间高精度测量问题,建立了地月空间纳秒级星地时差解算模型与米级瞬时距离解算模型,定量分析了模型中各因素的量级,并对模型中收发时延、引力时延、定轨误差和大气延迟等多种因素引入的时差和距离估算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仿真数据的处理结果校验了误差量级理论分析的准确性,时差估算的均方根误差优于7.6ns,瞬时距离估算均方根误差优于2.4 m。建立的模型可以对地月空间星地DOWR测量数据进行高精度处理,实现地月空间高精度时间比对,支持未来中国载人登月等任务及地月空间高精度导航技术。  相似文献   
102.
103.
环月轨道一体式星敏感器热设计及仿真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环月轨道条件下的一体式星敏感器的复合热设计方案。一体式星敏感器自身热耗集中,在环月轨道条件下受太阳辐射和月球红外辐射共同影响,散热条件恶劣。利用热管、热控涂层、多层和电加热器等热控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环月轨道条件下的一体式星敏感器的散热问题。通过仿真分析,星敏感器最高温度36.7℃,满足单机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4.
<正>2014年10月24日-11月1日,我国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5T(CE-5T)任务圆满完成,成功着陆在预定区域。嫦娥-5T任务对探月三期下一步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嫦娥-5探测器到底如何"采样返回"?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记者:于总,您好,感谢您接受采访。请问探月工程三期在最初论证时是否规划了嫦娥-5T任务?于登云:由于考虑探月工程经费规模,所以在探月工程三期立项之前的最初论证时只计划了嫦娥-5/6两次任务,其中嫦娥-6作为嫦娥-5的备份,并未列入嫦娥-5T高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只是把高速再入返回作为一项关键技术。但是在后来的立项评估时,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王礼恒  相似文献   
105.
易林 《航天》2014,(1):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怀抱“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武轩 《航天》2014,(1):10-11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零窗口"发射升空;1时49分,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其实,这只是奔月之旅第一步。从升空到在月球表面虹湾区软着陆,嫦娥三号要经历约13天的旅程,而到最终"玉兔"号月球车释放还得经过三个重要环节:地月转移段的轨道修正、精准制动进入环月轨道和环月轨道的动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7.
蔡金曼 《航天》2014,(12):F0002-F0002
据国防科工局消息,11月28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飞抵地月系统拉格朗日L2点,实施了地月L2点绕飞期间第一次轨道维持控制。在完成地月L2点探测活动后,服务舱将返回月球并进入环月轨道开展后续拓展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08.
月面太阳辐照度对月面环境分析、月面巡视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计算几何的月面任意位置太阳辐照度仿真模型。首先,计算太阳、地球等天体相对月面点的位置;然后,将各天体投影至以月面点为球心的天球球面,并通过裁剪运算和二维布尔运算得到太阳未被遮挡的形状;最后,利用太阳可见面积对理想太阳辐照度模型进行修正,得到通用的模型。为验证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将仿真结果与STK软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章中的模型综合考虑了地球、月面等多种因素对太阳辐射的耦合影响,其与STK软件获得的结果相比,更符合真实的太阳光照状态。  相似文献   
109.
武轩 《太空探索》2014,(1):10-11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零窗口"发射升空;1时49分,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其实,这只是奔月之旅第一步。从升空到在月球表面虹湾区软着陆,嫦娥三号要经历约13天的旅程,而到最终"玉兔"号月球车释放还得经过三个重要环节:地月转移段的轨道修正、精准制动进入环月轨道和环月轨道的动力下降。环节一:轨道修正在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三号依靠此前的动力沿着轨道高速飞行,需在地面的指令下进行中途轨道修正,以消除轨道偏差。嫦娥三号原计划进行3次轨道修正,分别是  相似文献   
110.
尊敬的黄伯云院士、高瑞平副主任、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们刚刚度过建国64周年国庆长假。今年,对于我们中国航天来说,可谓喜事连连:上半年我们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胜利返回;9月我们中国宇航学会成功举办了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嫦娥三号”也即将发射。在这个大背景下,来自全国众多研究院所、高校的1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来到举世闻名的岳麓山脚下的中南大学召开“2013年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研讨会”,更显得这次会议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我谨代表中国宇航学会向大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