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70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01.
频率捷变雷达信号源实时校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原有频率捷变雷达信号源中频率校准方法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实时校准的频率校准电路,提高了信号源的频率跟踪精度和稳定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02.
提出为直流变换器增加一个控制变量的概念,以弥补现行直流变换器只有一个调节变量引起的一些缺陷.本文选定的控制变量是直流变换器的运行频率f,将它与一次电源电压V联系起来,使f随V上升按预设的规律下降,以解决直流变换器以固定频率运行时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许多问题,如开关管发热加剧等.实现这一设想的主要问题是将一般脉宽调制器构造成变频式脉宽调制器.现以脉宽调制器1842/3/4/5(简记为184X)和1842A/3A/4A/5A(简记为184XA)为例,给出了将它构造成变频式脉宽调制器的方法,示出了可实现的变频特性.设计了两个将一次电源电压转换为变频式脉宽调制器输入电压的线性转换电路,推导了计算这些电路中各元件参数的表达式.实验结果与设计一致.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一种用16位单片微型计算机MCS-96生成三相PWM波形的系统。借助16位微计算机的优越性能及较高的运算速度和处理精度,从而有可能运用Park矢量原理控制逆变器电压矢量的导通规律,使气隙磁通轨迹跟踪十分接近圆形的24边形。由此设计并生成的三相PWM波形接近三相正弦PWM水平,大大提高了异步电机调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该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灵活的控制系统,可提供各种要求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某型半实物仿真系统大带宽、高动态的技术需求,研制了一种覆盖整个W波段的单平衡混频器。混频器基于波导-石英混合电路以及分立肖特基二极管设计,射频信号经减高波导同相激励两个肖特基结,以减少无源电路的额外损耗。本振信号通过波导E面探针输入,以准TEM模反相激励肖特基结。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混频器在13dBm本振功率激励下,可在75~110GHz范围内实现6~8dB的单边带变频损耗,中频带宽为DC~35GHz。该混频器与国内外同类高性能产品技术性能相当,已成功应用于W波段半实物仿真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5.
由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中冷跟踪的误差分析表明,要提高跟跪精度,一方面从提高冷跟踪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入手,另一方面又要求冷跟踪系统具有快速跟踪的能力。因此,整个系统各环节不仅应有足够的开环放大系数;而且还应有较大的带宽。当然,提高系统各环节的放大系数是提高跟踪精数;而且还应有较大的带宽。当然,提高系统各环节的放大系数是提高跟踪精度的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调整放大系数并不能使跟踪系统的  相似文献   
106.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数学模型,进而对频率捷变引信抑制几种典型有源干扰的抗干扰性能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频率捷变引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7.
捷变频雷达导引头射频环境仿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捷变频雷达导引头的信号特征和对捷变频雷达射频环境仿真的基本方法。着重讨论了瞬时测频仿真方案和射频延迟线仿真方案的工程实现和关键技术 ,指出改进频率校准方法提高频率引导精度是瞬时测频仿真方案的关键技术 ;发展低损耗、宽频带、延迟时间连续可调的高性能射频延迟线是射频延迟线仿真方案的关键技术。对两种仿真方案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8.
109.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schemes of high-speed rotorcrafts and some new technologies, a new conceptual sketch of the high-speed rotor/wing transition helicopter RD15 is proposed.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RD15 is given out and the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the helicopter mode to the airplane mode is designed. The lift system consists of a circular disk-wing with four retractable blades. The technology of individual blade control is adopted for flight control in hover and low speed flight. The tail is a vectored thrust duct propeller. It can provide the anti-torque in hover, and offer the multi-directional controls and propulsion drive for the airplane mode flight.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for this layout, including the nose up angle of disk-wing, the length of the blade, rotation speed, pitch angle and other parameters, are theoretically ana lyzed and experimentally tested.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hift process of the lift, the power and controls are smooth, and the designed scheme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110.
朱德明  李进才  韩建斌  张卓然  严仰光 《航空学报》2019,40(1):522479-522479
变频交流(AC)发电机在三级式恒频交流同步发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宽的变速工作范围给发电机系统带来了新的特点,而变频交流起动发电机又是在变频交流发电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其运行条件及工作特性更为复杂。首先介绍变频交流发电机的结构特点,并给出其设计关键点以及变频工作对发电系统的影响;进一步针对变频交流起动发电机新增的起动功能,重点分析起动工作时励磁机的两种工作方式,并给出建议的工作方式。通过分析现有变频交流起动发电机及其起动发电系统,指出进一步提高其功率密度和效率是完全可能且必要的,从而为其在中国未来大型客机上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