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99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1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针对挠性航天器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器控制力矩的高频抖振问题,提出一种挠性航天器智能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使用模糊控制算法对航天器控制参数进行模糊化智能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控制器控制力矩的高频抖振问题。首先将模糊控制算法与滑模控制算法结合,根据切换面趋近律系数模糊化处理;然后应用连续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设计姿态控制器;最后通过算法到达滑模面的程度调整边界层厚度,在保证控制力矩不发生抖振情况的同时有效控制滑模面边界层的厚度。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智能模糊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改善挠性航天器控制力矩的高频抖振问题,同时可以加快挠性航天器低阶模态振动曲线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22.
为抑制各种内外干扰因素对挠性卫星姿态控制性能的影响,设计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干扰观测器对系统中存在的内外干扰进行估计,并对估计值加以前馈补偿.在此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未补偿的干扰进一步抑制,实现卫星姿态与姿态角速度的渐近收敛.与单纯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相比,本文的控制器已根据干扰估计值对干扰进行了前馈补偿,采用较小的切换增益即可抑制剩余干扰,颤振现象减弱.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3.
挠性天线跟踪指向系统半物理仿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卫星大型挠性天线跟踪指向控制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半物理仿真方案,着重探讨了如何用弹性支撑两自由度转台物理仿真挠性天线的基本模态振动,并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最后对这两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24.
武装直升机瞄准线粗/精组合二级稳定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纪明 《航空学报》1997,18(3):289-293
提出并采用一种粗/精组合二级稳定的新方案,用于对武装直升机多传感器光电综合制导系统瞄准线(LOS)及图象进行高精度稳定与跟踪。该技术的重要特征是采用挠性支承精稳反射镜组件以及粗/精多回路复合控制技术以获得高回路带宽和对扰动的大幅度衰减。用一个双自由度陀螺进行稳定及跟踪,有效地解决了粗/精通道的匹配与耦合。与传统的LOS稳定系统相比较,稳定精度提高近一个数量级。根据某型直升机振动频谱进行定频振动测试,目前的原理样机在35kg稳定负载下其稳定精度优于14微弧(RMS),粗、精振幅衰减比大于8倍。  相似文献   
425.
航天器上的太阳电池阵等挠性部件基频较低、低频模态密集,可能会与器上活动部件产生耦合和共振,对航天器姿态及载荷工作等产生不良影响。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用主动张紧拉索装置来调节挠性部件的频率。在调研国内外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悬臂梁模型中支撑刚度对系统模态的影响,建立拉索增频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依据原理性试验仿真结果,设计了器上增频机构,并完成了相关地面试验验证和在轨飞行验证。本研究对于航天器挠性部件的增频和错频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6.
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径向游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发动机主轴承装配和工作特点,建立了用于发动机主轴承热态工作条件下的径向游隙分析模型,分析了轴承内外环配合参数、轴承内外环锁紧螺母拧紧力矩、发动机转速、轴承工作温度和中介支承结构形式等参数对轴承径向游隙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承的装配工艺和工况对其几何参数的影响较大,设计时应注意轴承的装配工艺参数、发动机工况参数、润滑参数、轴承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等相关参数的合理匹配,以提高轴承寿命,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427.
某型航空发动机风扇增压级平衡工装采用悬臂支承结构,其支承跨距是该平衡工装的重要设计参数。针对该平衡工装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最佳支承跨距的理论分析模型,给出了最佳支承跨距计算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对最佳支承跨距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平衡工装最佳支承跨距的解析解与数值解一致,建立的最佳支承跨距计算方法可以为风扇增压级平衡工装的支承跨距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平衡工装的平衡精度和平衡效果。  相似文献   
428.
为实现全电机直接驱动方式对某跨超声速风洞全挠性壁喷管型面的控制,针对其执行机构分布跨度大、运动控制电机多、同步精度要求高且弯折应力控制严等特点,采用西门子SIMOTION D+S120运动控制平台,提出一种基于虚拟轴+电子齿轮的同步控制策略,解决了全挠性喷管执行机构精确定位与多轴比例同步的难题,同时设计多重安全联锁控制,避免了挠性板过载和损坏的问题。通过调试试验测试,各电动缸可根据比例同步要求在0~1mm/s速度范围内匀速运行,跟踪误差≤±0.01mm/s,比例同步误差≤±0.02mm/s,喷管喉道前型面误差≤±0.2mm,喉道后误差≤±0.06mm。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备,同步控制精度及重复性精度均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取得了实际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429.
标定参数有效期是武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传统方法使用单套惯组的多次测试数据来评估标定参数的有效期。但这种抽测方法存在样本较少、耗时长的缺点。为克服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正态分布和卡方检验分析多套惯组的单次测试数据来评估标定参数有效期的方法,样本量大、置信度高。用此评估方法对75套光纤惯组单次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标定参数满足有效期要求,证明了本评估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同时,还分析了部分标定参数误差的漂移机理,为今后设计出长期稳定性更高的光纤惯组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30.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预研核心机转子的支承结构静刚度,所得数据与地面台架试车结果比较吻合,说明方法正确,其结果可用以分析预研核心机转子支承系统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