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航空   567篇
航天技术   249篇
综合类   113篇
航天   3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碳纤维支架振动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卫星的碳纤维支架振动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约束阻尼减振方案离散约束层和离散阻尼层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状态的结果;结构修改采用加强板改进方案,分析了5种工况的影响;内部填充减振材料方案在支架的撑杆内部填充聚氨酯减振材料,分析了聚氨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损耗因子等参数对结构特性的影响。综合比较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认为该支架应在原约束阻尼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增加加强板1圈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52.
更快的旅行速度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虽然以"协和"号和"图144"为代表的第一代超声速客机商业运营失败,但之后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新一代更加环保的超声速客机的探索与研究。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其中首要突破的四大关键技术(声爆预测及其抑制技术、超声速减阻技术、变循环发动机技术、低声爆低阻布局与综合优化设计技术),并对其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超声速客机研究中心在声爆预测理论与方法、声爆抑制技术、低声爆低阻布局与综合优化技术、超声速层流减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发展新一代环保型超声速客机当前急需突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探讨了未来需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3.
实验研究了侧壁约束效应对三维方腔流动结构和噪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固定方腔长深比为2∶1,使用麦克风阵列测量了方腔宽长比从0.1变化至0.5过程中流致噪声在不同指向性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并使用脉动压力传感器测量了不同宽长比方腔内部壁面压力分布,同时采用TR-PIV(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了方腔内流动结构的发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宽长比为0.5的方腔,当来流马赫数大于0.03时,方腔流动开始出现振荡并向上游辐射噪声;当来流马赫数增大至0.20时,方腔流动发展为对应Rossiter三阶模态的自持振荡,并辐射出尖频噪声。减小方腔宽度,当宽长比小于0.3时,方腔流动的自持振荡和尖频噪声被大幅度抑制甚至消除,来流马赫数为0.20和0.25时,方腔上游总声压级能够降低3 dB以上。通过对比壁面压力分布和PIV流场测量结果,发现减小方腔宽长比时,方腔内主回流涡向上游移动,涡强度降低,使得方腔的流动反馈不足以形成自持振荡,从而降低了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954.
自适应阵列处理中,常规的零陷加宽技术在自适应权和数据失配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该技术同时会带来计算量的增加.通过推导一种新的相关相减结构多级维纳滤算法(CSA-MWF)的向前递推形式,进而将零陷加宽技术引入降秩CSA-MWF中,提出了基于降秩CSA-MWF的零陷加宽算法.相比于常规的零陷加宽技术,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计算...  相似文献   
955.
956.
飞行控制系统作为民机机载设备中的飞行关键和安全关键系统,其安全性设计对民机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基于适航安全性要求,梳理了民用飞机机载系统安全性的定性及定量需求,分析了民用飞机飞控系统适用的安全性设计依据和标准;对先进民机飞控系统安全性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从飞行控制系统架构、控制律、复杂电子硬件、作动器和高安全等级软件设计5个方面提出了安全性设计技术的考虑。  相似文献   
957.
航天继电器浪涌电流作用下电接触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卫星上的航天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多次触点粘连故障,经分析发现,虽然在继电器设计中均根据其稳态工作电流进行了一级降额设计,但由于非纯阻性负载的存在,继电器在通断瞬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浪涌电流,该浪涌电流可以使触点迅速熔蚀,甚至熔焊失效。文章针对继电器接通瞬间浪涌电流对触点的熔蚀现象开展研究,利用试验测试并验证航天继电器的抗浪涌电流能力,对触点熔蚀、熔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可以指导航天继电器的使用,提高继电器在轨应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58.
为保证飞行安全,复合材料飞机需增设金属电流回流网络来满足机上电气系统的接地需求。针对复合材料与金属电流回流网络搭接的阻抗计算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导体和电介质的部分元等效电路(PEEC)法,对包括金属导轨和复合材料蒙皮的接地回流网络进行了建模,计算接地回流网络在不同参数、结构下的阻抗,实现任意节点之间的阻抗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频率下接地回流网络中构件部分参数对阻抗值的影响及不同类别接地点间阻抗值的差异。仿真计算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可为复合材料飞机接地回流网络在故障管理及电气保护系统设计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9.
大电流注入(BCI)法是机载设备传导抗扰度试验的标准测试方法,探明BCI注入探头与机载设备互连线缆间的耦合机理对于进一步拓展传导抗扰度试验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的解析模型可用于描述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耦合机理。首先根据注入探头结构特征建立集总参数模型,通过测量其空载情况下反射系数求取相对磁导率以及电感、电容等寄生参数,依据戴维宁定理构建注入探头等效电路。随后按照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空间结构关系划分耦合和非耦合区间,分别建立链路参数方程并依次进行区间级联,最终结合端接方程形成BCI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耦合解析模型。同时基于实验平台对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所形成的多端口网络进行散射参数测试,通过对比屏蔽线缆终端耦合电压验证解析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低频至谐振点区间,模型与实验结果误差<3 dB,该模型可有效描述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间耦合机理。  相似文献   
960.
温剑 《中国民用航空》2014,(12):102-104
<正>本文提出一种单脉冲体制二次航管天线阵的波束形成网络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波束形成网络中耦合器、功分器参数,调节各天线单元的权值,形成特定的和波束、差波束、后向波束。利用差波束在阵列端射方向的高增益特性,将其与和波束、后向波束合成,形成对和波束覆盖率高的旁瓣抑制波束,减少应答机的误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