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3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476篇
航空   3449篇
航天技术   974篇
综合类   348篇
航天   114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以二等活塞式压力计检定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为例,以应用的视角,对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912.
把北斗双星应用于靶场实际,建立基于双星、光雷的联合测量模型,利用误差传播关系,使用逐点以及样条算法对典型弹道和整个靶场的空间精度进行分析,为靶场试验提供依据;同时还对不同地区北斗对靶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其结果与北斗精度特性基本吻合。本文使用逐点求解方法对一条典型弹道以及靶场进行了精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提供任意弹道以及靶场空间精度分布,为靶场试验中测站布局与弹道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13.
914.
针对插头锥套式自主空中加油过程中加油锥套的识别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m Shift的视觉识别跟踪算法。选取加油锥套跟踪视觉特征,将RGB空间图像转换到HSV色彩空间,并采用自适应阈值算法分割图像。运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算法解算锥套在图像中的中心点坐标;根据目标像素位置变换速度,对Mean Shift算法的目标搜索窗宽进行自适应修正;定义基于巴氏系数的阈值函数,处理锥套被遮挡的情况;将VC与Open CV相结合,设计了加油锥套视觉跟踪软件,对锥套位置进行实时解算和显示。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达到毫米级精度,满足自主空中加油视觉导航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15.
为评估涡轮盘持久及低周疲劳寿命可靠性,考虑涡轮盘材料及载荷的分散性,采用响应面法与蒙特卡洛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涡轮盘持久寿命可靠性分析模型。对给定中间以上状态工作时间400 h的涡轮盘进行持久寿命可靠度计算,并考察应力松弛效应对涡轮盘持久寿命的影响。在持久寿命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考虑蠕变损伤的涡轮盘低周疲劳寿命进行可靠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涡轮盘满足400 h持久寿命、寿命安全系数1.5,及1 500周低周疲劳寿命、寿命安全系数2.0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16.
针对车载组合导航系统航向误差难以修正的问题,对航向角误差可观测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变化的航向误差可观测性分析的误差修正方法。首先利用分段线性定常系统(PWCS)可观测性分析法和奇异值(SVD)分析法对不同加速度变化情况下的组合导航系统航向角误差进行可观测性分析,得出航向角误差的可观测度与加速度变化的剧烈程度正相关的结论。在不同加速度变化情况下,对航向角误差的滤波估计进行仿真,总结出加速度变化过程中的收敛规律,从而提出根据加速度变化情况对航向误差进行修正的方法。最后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航向角误差导致的位置误差,提高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917.
在空间目标碰撞预警分析中,准确地计算出空间目标的轨道面交线是进行地心距筛选、时间差筛选的前提,目前较多使用的快速确定轨道面交线的方法为简单二体引力模型。深入分析该模型,比较了其计算的空间目标轨道面交线与STK计算结果的差异,指出了简单二体引力模型在计算空间目标轨道面交线时的局限性,认为轨道摄动是影响轨道面交线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应该采用更能反映空间目标实际运动规律的改进的二体引力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8.
919.
920.
阐述了攻角测量误差的成因和攻角试飞校准的必要性。选定机头空速管攻角传感器为攻角试飞的测试基准,分析其攻角探测特性,并运用细长旋成体理论重点计算了机体绕流对攻角测量的影响量。探讨了攻角试飞测试基准的误差修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