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152篇
航天技术   135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拟人智能控制与三级倒立摆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提出以“广义归约”和“拟人”为核心的“拟人智能控制理论”,并基于此理论成功地解决了三级倒立摆的单电机控制这一控制界的世界性难题。阐述了倒立摆的拟人控制方法 ,给出了基于拟人智能控制理论进行复杂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212.
离心甩油折流环形燃烧室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某离心甩油折流燃烧室为研究对象, 采用试验的方法, 在不同的甩油盘转速下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燃烧室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 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系数(OTDF)小于0.3, 燃烧室的燃烧效率η在0.99以上, 燃烧室的贫油熄火边界较窄.该研究结果为折流燃烧室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13.
常正  聂宏  冯飞  张明  冯彪 《航空工程进展》2011,2(4):432-436,484
前轮摆振是飞机地面动力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及点线吻合的方法处理缓冲器的柔性问题,建立了前起落架全柔性体摆振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起落架静力试验的结果对模型进行校验;给出了以飞机速度和防摆阻尼系数组成的飞机摆振稳定区域图;研究了轮胎的侧向刚度与转动间隙对临界防摆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点线...  相似文献   
214.
从直升机耦合动力学设计的角度,结合型号设计使用情况,讨论分析了如何确定对减摆器性能的设计要求和安装布局,提出了在设计中,应着重考虑和利用减摆器性能的设计点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15.
刘小磊  宋健 《直升机技术》2013,(3):43-46,51
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圆曲线路径构型双线摆式吸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和Newmark法进行了时域响应的直接求解,并以桨毂中心的力传递率作为衡量指标,讨论了设计参数,诸如吸振器离心质量块质量、调谐、阻尼对吸振性能的影响以及桨毂中心纵横向加速度阻抗对吸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6.
滚珠旋摆作动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液压执行机构--滚珠螺旋液压旋摆作动器,建立了一套伺服动态优化设计理论及分析方法。在结构上,采用了多头大升角的滚珠螺旋副、滚珠花键副、滚珠卸荷副、活塞式液压缸等结构,以保证作动器受力特性好、传动平稳、效率高、且输出扭矩大,适应于低、中、高压任何压力的液压系统;在理论上,导出了滚珠螺旋液压旋摆作动器优化参数的设计计算公式,分析了优化参数与系统效率、频宽之间的关系。按照该理论设计的滚珠螺旋液压旋摆作动器,系统耗能最小、效率最高、频带最宽。  相似文献   
217.
提出了借助月球引力从高纬度地区发射地球静止卫星的方法.利用圆锥曲线拼接法对地球静止卫星的发射问题作初步分析,然后采用精确数学模型进行精确分析.研究表明,当发射场纬度大于28时,采用借助月球引力的发射方法可以节省能量.发射场的纬度越高,节省得越多.  相似文献   
218.
对于月球引力转变软着陆过程,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高度和速度信息分别设计了跟踪制导控制律,并应用微分几何的有关理论证明了这两种跟踪控制控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此外,根据软着陆系统推力、燃料和状态的约束条件,给出了引力转变着陆过程初始条件的可达集合。最后给出的软着陆跟踪制导实例,只需要测得斜向距离、速度和姿态角度信息。这种制导方法测量简单,适于低成本的软着陆任务。  相似文献   
219.
基于单级倒立摆这一非线性系统的T-S模糊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模型相除补偿技术和LMI技术相结合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LMI的PDC方法相比,具有调节时间短,保守性更小的特点,规则越多,优势越明显,非常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220.
针对低轨卫星大范围探测,设计了基于剪式控制力矩陀螺的姿态控制系统。按照2种垂轨摆扫姿态机动轨迹,获得姿态机动的期望姿态。使用剪式安装的控制力矩陀螺作为执行机构,给出框架角速率操纵率,避免出现奇异状况,简化了雅克比矩阵。仿真验证了姿控系统对于大范围探测任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