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156篇
航天技术   119篇
综合类   171篇
航天   6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重要支撑。本文以雄安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研究对象,剖析这一研究的意义和现状,探究雄安新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确保民航持续安全,并不是在去年"8·24"伊春特大航空运输事故后民航局才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在2008年,民航局党组就提出了这个理念,2010年把这一理念上升为推进民航强国建设的三大战略之一,在今年及"十二五"期间全民航将进一步推进持续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03.
行业文化是一个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本行业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长期积淀形成的有关本行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业文化对行业从业人员有着无形的巨大的影响。建设一个好的行业文化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运输业务持续快速增长。进入十二五后,我国经济社会面临重要的转型期。针对经济发展方式和交通运输结构的深刻变化,要认真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交通运输结构变化对民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廊坊市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为了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政府应当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力度,坚持规划先行、服务跟进的原则,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的实施,把新农村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6.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付出长期邓辛的努力,更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高等职业院校只有明确自己的办学思想、目标任务、育人功能,并根据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及时调整办学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7.
2012年5月,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与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校长Idris S.Kikula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协议》,正式批准郑州航院与多多马大学共建坦桑尼亚首家孔子学院。至此,郑州航院成为河南省继河南大  相似文献   
108.
对我国支线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不断加快机场建设速度的同时,机场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09.
2021年6月大运河廊坊段实现了旅游通航,大运河通航以及滨河景观带的建设为沿岸乡村发展旅游业带来新的契机。如何依托运河水道和滨河廊道景观,以及丰富的遗产资源和乡村田园风光在运河沿岸打造一条大运河文化观带,推动两岸乡村旅游发展和产业升级成为廊坊政府与相关部门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借用遗产廊道理论,从遗产廊道的视角出发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建议包括完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建设风景路慢行系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