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564篇
航天技术   145篇
综合类   76篇
航天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项目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参与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本文将项目教学法的学习模式引入到高职高专的《微机系统实现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对如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投资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了低水平重复建设产生的体制和政策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上项目搞建设,为了使建设项目达到造价不高质量高、标准不高水平高、投资不多功能全的目的,除了领导决策的高水平、设计图纸的高质量,就是基建管理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管理水平。基建管理人员的高度责任心表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了应该随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外,如果能从加强设计配合,严格招投标审查,认真图纸会审,注重合同管理,把好隐蔽工程质量关和材料、设备质量关,随时控制住设计变更的签证费用等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那么对工程的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勇 《飞机工程》2001,(4):69-74
介绍了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利用等风险图法对某民机项目进行了整体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江山 《太空探索》2006,(7):12-12
5月22日,伽利略联合执行体主任称,“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项目第一阶段已出现4亿多欧元的预算超支,原因主要是对两颖试验卫星的建造和发射费用计算有误。他说,对该项目安全系统所做的改进工作也是财务负担加重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由波音公司、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和美国航宇局共同支持的X-37无人驾驶可复用航天飞机6月21日挂载在“白骑士”载机上,在加州莫哈韦沙漠上空进行了首次系挂飞行。由比例复合材料公司设计的“白骑士”飞机曾在一年前的这一天携“太空船一号”进行了首次亚轨道飞行,并最终帮助“太空船一号”夺得了1000万美元的安萨里X奖。  相似文献   
17.
NESACC项目是我国空管史上规模最大的空管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近20亿人民币,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兴建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使用Thales公司研制的欧洲猫(EUROCAT-X)空管自动化系统,配备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使空管工作更为科学、直观、安全。EUROCAT-X系统自运行以来,运行情况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BOT的基本含义、优点及应用,其次通过举例证实了以BOT模式建设基础设施的可行性及良好的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BOT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国防关键技术的选择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技术优势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基石,美国军方认为,在新的复杂国际环境中,美国军事力量必须拥有技术优势才能达到在各种危机和军事行动中都处于主宰地位的目的。为巩固其技术优势,数十年来美国一直保持在国防科学技术上较高的投资力度,并根据新形势下国防预算以及军事人员有所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6,(3):46-46
由于失去了机动能力.美法合作的“托佩克斯,海神”(全称为“地貌实验/海洋动力学综合监视与研究观测项目”)卫星在成功运行13年、绕地飞行近6.2万圈后,于最近停止工作。该卫星发射于1992年8月10日。它给海洋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最早实现了对洋面地貌的连续全球观测.使人们能了解到海洋每周的重要变化。它的数据使有关海洋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的认识产生了巨大改变.曾用于飓风和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预测、海洋与气候研究、船舶航线规划、海上工业、渔业管理、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全球潮汐模型改进和海洋垃圾跟踪等。该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但最终却成了历时最长的地球轨道雷达观测项目。它的用户遍及全球.包括54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星上用于保持轨道指向的俯仰反作用轮于去年10月9日失效.后续海洋研究卫星“贾森”1已在2001年12月发射.称为“洋面地貌任务”的另一颗卫星定于2008年升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