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航空   1045篇
航天技术   283篇
综合类   147篇
航天   35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太阳帆航天器被动姿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由有效载荷、太阳帆和4个控制叶片所组成的太阳帆航天器系统,从物理模型出发,利用欧拉方程建立了姿态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太阳帆航天器基于控制叶片的对日定向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行星际飞行中太阳帆航天器可以通过使控制叶片保持偏置来保持姿态稳定。  相似文献   
992.
高速端面铣削加工引入残余压应力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速铣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在统计试验设计指导下,使用X射线衍射/电解抛光方法对试样表层、次表层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测量,得出残余应力分布曲线经验预报公式,探讨切削参数对残余压应力场特征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高速切削工艺将在加工表面内引入类似喷丸强化效果的残余压应力场;(3,1)有理式模型与三阶多项式模型是描述高速铣削引入残余应力分布曲线的有效拟合公式;高速切削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每齿进给量是决定残余压应力分布的关键因素,每齿进给量的变化将引起残余应力场形成机理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3.
依据面向对象的Petri网的理论,给出了制造系统的建模过程,最后将统一建模语言(UML)融入到制造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中,通过实例进一步阐明了Petri网在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中是如何应用的。  相似文献   
994.
UML状态图的形式化建模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状态图的建模问题,特别是带有复合状态的层次化状态图的建模问题,分析了UML状态图的结构特点和语义特征,构造了层次化着色Petri网HCPN.将复合状态的Petri网子网结构划分成输入/输出端口、状态迁移部分和历史状态部分.其中输入/输出端口分别用于完成子网进入弧的解析和离开的弧的汇总,状态迁移部分完成状态机子网内部状态变换,历史状态部分通过"记忆单元",完成复合状态的"记忆恢复"和"记忆刷新".基于所构造的HCPN结构,总结了状态图复合状态转入/转出迁移的语义和约束规则,阐述了复合状态的Petri网子网的相应描述方法和分析技术.最后针对状态图的安全性要求详细论述了历史状态完备性判定原则、父子层一致性判定原则和状态可达性判定原则的HCPN语义表示.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开发自动化分析验证工具,优化复杂系统设计方案,提高软件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建立了监测位移时间序列分析、建模和预报的非等间距相关系数平稳序列法.采用随机过程理论导出了模型的整体极大似然估计,在保证参数估计量优良统计特性的同时,克服了现行组合模型方法难以处理非等间距监测位移序列的问题.通过数字模拟仿真技术解释了传统插值处理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建模和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996.
再入飞行器目标特性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入目标的光辐射和电磁散射特性有重要应用,例如目标的探测、识别和指示技术.飞行器高超声速再入过程中,由于与周围大气强烈相互作用,不仅形成复杂结构再入流场,飞行器表面和流场中还伴随发生复杂化学物理过程,对目标特性产生严重影响.在对再入流场及伴随发生的化学物理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再入目标特性理论模型框架,建立再入飞行器目标特性的基本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对典型再入飞行器的红外辐射和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相应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流场电子数密度、高温气体辐射、等离子体尾迹的RCS等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7.
王晓峰  黄海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958-1962
分析了三轴稳定卫星姿态控制分系统与其它分系统的耦合关系,选定了姿态稳定方式和姿态控制系统硬件,建立了更为精确的计算姿态控制分系统质量和功率的分析模型,然后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协同优化算法建立了总体系统、姿态控制分系统、电源分系统和结构分系统的优化模型,最后用C语言对分析模型和优化模型编程计算.结果表明,分系统模型能与总体系统模型有效协调优化,得到更好的总体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98.
基于STEP的航空发动机工作叶片特征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并行工程环境下航空发动机转子工作叶片基于特征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对叶片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按照STEP(AP203/AP214)标准,建立了工作叶片的特征体系结构,并以此实现了一个三维实体特征建模系统.继而,在实现了模型由设计平台向分析平台的传递之后,成功地完成了模型的有限元静强度和振动分析.   相似文献   
999.
简要回顾产品信息建模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产品建模技术发展与产品模型标准化工作之间互相促进的辨证关系,阐述产品建模技术和产品模型标准化在实验并行工程中所起的重点作用;在产品/过程/组织(PPO)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需求/过程/产品/组织(RPPO)模型,支持航空发动机的自顶向下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空间对接机构差动式缓冲阻尼及传动系统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空间对接机构差动式缓冲阻尼及传动系统的模化是航天器对接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该系统运动学原理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给出了精确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对接动力学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