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2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空管之音     
《今日民航》2012,(12):17
珠海空管完成航展飞行表演保障任务11月18日15时27分,随着俄罗斯"勇士"特技飞行表演队表演的结束,标志着第9届中国航展所有飞行表演项目全部结束,同时表明民航珠海空管站再一次圆满完成航展飞行表演保障任务。据统计,珠海空管站在本届航展期间,共保障了6个国家,合计907架次的飞行安全,其中特技飞行表演324架次,示范飞行134架次,公务调机飞行46架次,军航转场13架次,还包含390架次民用航班的正常飞行。  相似文献   
92.
早在2007年5月22日,中国第一次公布其研发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将同俄罗斯航天器“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一起发射飞往火星。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命名为“萤火一号”。其模型曾在上海航展开幕前夕展出。  相似文献   
93.
《航天》2010,(9):14-15
7月24日,2010年英国范堡罗航展举行了公众开放日活动,数万名观众涌向位于英格兰南部的小城范堡罗,观看各国航空航天产品的展示。中国参展企业的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包括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内的长征系列火箭在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展上集体亮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不仅向世界展示了长征系列火箭,还将该院利用航天高科技技术自行研发的部分民用产品,如:特种车辆、新型材料等带到了展会现场。  相似文献   
94.
感谢历史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珠海享受到航空航天科技成果的饕餮盛宴.2008年11月4日,当我迈入博览会现场时,面对一架架崭新的、种类繁多的飞机,我深深感到,在今天这个新科技频生的时代,中国珠海,又将为世界人民奉献一场"荡气回肠"的高科技"奥林匹克"盛会.  相似文献   
95.
11月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隆重开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新型导弹武器装备、陆海空系列无人装备、科技奥运安保系统与火炬技术。以及重大灾害应急保障装备的强大阵容参展.彰显出"大防务"战略的端倪。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高红卫简要阐述了提出和实施"大防务"战略的背景、内涵和措施。  相似文献   
96.
《空中交通管理》2010,(6):64-64
近日,欧洲航行安全组织(EUROCONTROL)启动了为期两周的实时仿真,来测试由法国空管机构DSNA提出的对巴黎戴高乐机场、巴黎奥利机场和巴黎布尔歇机场的空中交通系统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正>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作为我国导弹工业领跑者和本届航展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基于导弹的前沿理念和技术研发的智慧城市、无人机系统及服务、雷达系统服务等军民融合项目备受瞩目,在航展的集中签约活动中,共签署了258个项目,总额共233.4亿元,彰显了航天科工军民融合成果的市场魅力。航天科工展区的各类导弹"神器"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业人士和普通公众的眼球。2014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成立15周年,恰逢珠海航展的十八岁成年礼。十几年间,它们相互见证了各自的成长、发展和蜕变。  相似文献   
98.
刘跃 《国际航空》2008,(8):68-68
过去的10年,雷达技术飞速的发展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其探测距离增加了2~3倍,分辨率也大为改观。但其高昂的价格、较大的重量以及制冷的需求也令许多希望在新一代战斗机中安装这类雷达的国家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99.
2008新加坡航展于2月19~24日在新加坡樟宜展览中心开幕。随着亚太地区航空业快速发展,新加坡航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参加。本届航展共吸引了42个国家的500多商家前来参展。新加坡航展是亚洲最大的航空和防务展,由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