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56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弹道靶红外辐射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认识再入物理现象,在弹道靶上做了模型头部和近尾流红外辐射测量,发射器为14.5mm口径的二级轻气炮,模型为φ10mm的球,材料为聚碳酸酯和铝,模型发射速度4-6km/s,使用红外InSb探测器测量波长3-5.4μm的红外辐射,靶室压力5.32kPa,实验中使用光电法测量模型速度,两站阴影照相进行模型姿态监测和速度核实,实验结果表明:球模型的红外辐射强度强烈依赖于模型材料和模型飞行速度,对不同材料模型头部和尾部辐射强度的定性比较说明由于低温材料烧蚀产物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头部和近尾流区的辐射强度,而且延长了尾流辐射长度。  相似文献   
152.
水平轴风轮空气动力性能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半刚性尾流模型近似表示给出水平轴风轮空气动力性能的分析计算方法。在高尖速比范围内,本方法给出的结果比动量理论给出的更加接加接近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3.
在精心研究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出一以孤立物体之间的超声速湍充准则,从而得到计算参量的基本关联规律,有了这样的关联,就有可能计算出处于另一物体近尾流中的物体的热力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4.
介绍了运八飞机尾部压力场的测试与研究,填补了运八飞机在尾部流场研究中的空白。绘制出的压力分布曲线和等压线为运八飞机停机坪建设,提供翔实、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为研究飞机在地面试车、滑行过程中尾部流场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5.
流动显示演示了轴对称钝体前缘分离剪切层中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波的演化发展情况。声激励状态下的流场结构与自然状态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离剪切层与外加声激励的相互艇蕴含着魔鬼台阶段象,该现象经常在两个振子相互耦合的动力系统中产生。  相似文献   
156.
纵向尾流间隔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了飞机的速度、翼展、机翼面积、发动机推力等参数,应用空气动力学中的环量计算理论、尾流消散原理等,将动量定理和涡阻力的计算原理应用到尾流间隔的计算,分别建立了纵向尾流间隔计算模型。采用实际数据计算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7.
目前,随着民航业的发展,各航空公司机队的规模不断扩张,各机场日起降架次也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的机场将在高峰时段达到其极限起降能力。面对这种形势,靠提高跑道数量来提高起降能力是不现实的,而提高跑道起降的利用率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于管制员而言,合理地安排航班混合起降,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58.
159.
文章对降落伞充气过程中的尾流再附现象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的尾流再附动力学模型包括:伞系统运动方程、尾流运动方程、伞衣-尾流动量交换方程。利用模型计算了3种不同开伞情况下尾流与伞衣的运动,得到尾流再附发生的条件。计算所得到的结论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0.
再入钝头体近尾流动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联立求解粘性剪切层和有旋元粘区的方法计算了再入钝头体层流近尾流场,有旋无粘区采用有旋特征线法计算,粘性剪切层采用改进的流管法计算,这两个区域间的基本流线上的压力,温度,速度等由两个区域迭代匹配确定,粘性剪切层的下边界区分流线采用的实验确定,回避了回流区复杂计算,计算结果与有关试验和文献一致,本文的目的是提供远尾流计算所需的颈部初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