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9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204篇
航天技术   1243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16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叙述了“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雨季发射时,采用的防潮防水技术的实施方案及使用后的效果。它给运载火箭的电气系统正常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保证了火箭安全、可靠、及时发射。  相似文献   
82.
卫星舱内宇宙辐射剂量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章年  陈湄 《宇航学报》1993,14(4):56-60
本文介绍了在我国返回式卫星舱内辐射剂量测量的一些结果,分析了轨道高度和舱体质量厚度对舱内剂量的影响。卫星舱内的复杂屏蔽引起各位置上的剂量有所不同,测量结果表明:最高和最低剂量点剂量水平之比在500km高度的轨道时为1.58,在300km高度的轨道时为1.23。本文还对近地空间的辐射危害及其防护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王景泉 《国际太空》2001,(11):13-17
日本国家宇宙开发事业团 (NASDA)自建立 30年以来 ,已研制并运行了 4 0颗卫星。目前正在研制的有 8颗卫星。近年来 ,NASDA新的空间活动明显加快 ,新的领域也在增加。为了加快发展步伐 ,它在以往增加的各种领域之外再选择一些领域 ,并着手制定 2 0 0 5年以后的未来卫星计划。进入新世纪后 ,NASDA正在重新构架未来的空间活动。这些涉及到未来卫星计划的空间活动需要新思路和新政策。根据新思路 ,从技术角度看 ,NASDA主要集中于某些关键技术 ,如空间机器人、自主技术、小型和高性能卫星以及光学通信等。从系统角度 ,将重视发展小卫星星…  相似文献   
84.
俄罗斯今年计划为本国高等院校发射多颗小型卫星.以期充实大学科研卫星群。俄继今年1月为庆祝国立莫斯科大学建授250周年发射了“塔季扬娜”小型卫星后,还将于今年在国立莫斯科包曼高等技术大学建校175周年前夕发射另一颖大学科研卫星“包曼涅茨”。  相似文献   
85.
《太空探索》2004,(8):48
宇宙消亡的最后标志是黑洞的蒸发殆尽和质子衰变使各种物质瓦解。 黑洞的最后蒸发,目前还无法用实验去验证。但科学家认为,质子是否衰变,现在则可以用实验去检验。 曾经认为,质子衰变所需要的时间为1028 年。这样, 在 1028 个质子中(在10千克物质中就包含有这么多质子),每年  相似文献   
86.
从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MAP)新近得到的数据来看,宇宙的精确年龄是137亿年,误差不超过两亿年。在这137亿年的时间里,恒星、星系、生命、文明、人类得以产生,并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87.
众眼看宇宙     
刘茜 《太空探索》2007,(5):58-59
几百张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图像被组合在一起,得到了一张包括至少50000个星系的集锦。这张图片揭示了关于宇宙少年时代的新线索,用人来比喻,就是“从几岁到十几岁的时期”。  相似文献   
88.
它将由莫斯科运往巴黎参加展览。与联盟号飞船相比,快船号的体积小巧但能力惊人。该飞船预计将由天顶号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与能源号火箭在侧面固定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不同,快船号飞船将像一般飞船一样被固定在运载火箭的顶端,这种固定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更加经济。快船号飞船不仅可以飞赴“国际空间站”,而且就连登月也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89.
宇宙     
《太空探索》2006,(2):48-49
  相似文献   
90.
陈丹 《太空探索》2006,(4):56-61
从太阳系到深远的太空,尖端天文学究竟以探索什么为目标呢?在天文学领域里,过去对地外生命的探讨并不是很积极,但目前尖端天文学则开始努力搜索“第二个地球”。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统,但是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甚至我们连直接观测巨行星都尚未成功。如同我们尽管认为太阳系外有“第二地球”却未发现一样,这些“应该有,但是无法全面观测和解释的天体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并不清楚,天文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仍为数众多。例如我们观测到“宇宙膨胀的速度比以前快”,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宇宙必须有“使膨胀速度加快的能量”,但是能量的原形是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在这篇系列连载中我们特别列出几个有趣的题目,介绍它们的现状,以及那些向解开这些谜团挑战的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