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24篇
航天技术   141篇
航天   1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51.
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设计与在轨运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立体成像原理、参数选择、相机方案及设计结果。发射前的实验室检测表明:整机MTF达0.48,S/N为235。由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获取的图像清晰,层次丰富。用户根据在轨运行前期探测数据对CCD立体相机的科学探测数据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估,认为CCD立体相机工作正常,数据格式正确,科学数据有效,图像质量优良,能够进行稳定的数据观测、采集与下传。最后介绍了相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2.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飞行至距地球380000km的月球,实现环绕月球对其遥感探测。由于任务目标不同,嫦娥一号卫星将遇到比近地轨道卫星更复杂的空间环境和飞行控制过程,所以必须解决面临的所有新技术问题。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在轨道设计、月食、热设计、制导导航、测控、数传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研制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3.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由于其所处特殊的热环境,造成热控设计的复杂性,随之带来的是对卫星系统热控和真空热试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该卫星在2005-2006年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量的整星、系统级及大部件的真空热试验,对现有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技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文章分别从外热流模拟装置设计技术、热试验支架设计技术、数据测量与控制技术等方面所做的技术创新及其在"嫦娥一号"卫星系列真空热试验中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4.
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特点,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5.
索阿娣 《中国航天》2010,(10):11-12
<正>问:请简单介绍一下探月工程和嫦娥二号卫星的有关情况。答:中国的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  相似文献   
156.
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国际首次月球无人轨道交会对接,本文详细介绍了其最终飞控实施所采用的交会导引策略的设计模型、方法和工程实现考虑。讨论了嫦娥五号月球轨道交会任务的工程设计约束和关键参数的确定,提出了一种月球轨道交会的交班点确定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四脉冲交会策略,通过引入径向变轨控制量,固定各次变轨点位置,解决了在月球背面测控遮挡约束下确保各次变轨全过程测控可见的工程难题。针对新四脉冲方案,采用近圆轨道偏差方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初值求解方法,构造了基于微分修正的精确数值求解算法,并推导了求解所需的状态转移矩阵的解析表达形式。建立了测控约束下的交会导引约束优化模型,获得了测控约束下的最优能量解,并揭示了问题的全局特性规律。给出了所提出方法在嫦娥五号实际任务中的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7.
王山而 《航天员》2010,(5):19-19
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不光是令国人引以为豪和引起广泛关注的大事件,在国际上也激起了一片讨论和评价的热潮。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嫦娥二号只是一个标志,我们应该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期待投向未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8.
嫦娥五号轨道器为背景,介绍了可重构模块化综合电子方案的设计。从综合电子功能需求分析入手、结合轨道器构型,搭建了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运用模块化的思路,规划了轨道器综合电子的基本功能模块类型,介绍了内总线的通用化设计,给出了单机的具体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电子信息流设计。在计算机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既可以工作于热备份模式,又可以工作于冷备份模式的可重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9.
刘磊  刘勇  陈明  谢剑锋  马传令 《宇航学报》2022,43(3):293-300
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为最大限度利用任务资源,研究了利用嫦娥五号轨道器的平动点拓展任务轨道方案,设计了平动点轨道及其转移轨道.首先,给出了任务轨道设计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包括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和精确力模型.其次,基于嫦娥二号和嫦娥5T1平动点拓展任务设计经验,介绍了平动点轨道直接转移与入轨等轨道...  相似文献   
160.
石头 《航天》2013,(11):14-15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按计划圆满完成在轨运行和探测一年的各项任务,共获取了1.37TB科学探测数据。11月8日,完成预定任务的嫦娥一号从距月面高度为200千米的圆轨道降至100千米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千米、近月点15千米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千米圆轨道,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试验,为探月工程二期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