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275篇
航天技术   74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为了满足新支线飞机ARJ21供电系统地面独立试验的需要,设计了用于模拟航空电子系统、发动机系统等与电气系统之间相关接口功能的仿真器,为电气系统提供其它飞机系统的仿真信号并指示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为验证供电系统的各项性能提供支持.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新支线飞机ARJ21供电系统的12种状态下仿真器对导光板和供电系统的控制逻辑正确,对电源系统简图页和EICAS信息指示合理,通过ARINC429总线与各发电机控制器的通信正常,各项功能与飞机系统设计一致,完全能够满足飞机供电系统综合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2.
吸入式空冷汽轮发电机气体运动流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空冷汽轮发电机的冷却效果,改变原压入式空冷汽轮发电机通风方式,空气由定子风道和转子风道进口进入,由吸入式风扇排出,消除了原压入式汽轮发电机由于风扇进风而带来的风道进口温度升高以及转子风道的热风进入定子风道造成定子风道进风口温度增加,改善了冷却效果。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吸入式空冷汽轮发电机风道气体运动流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入式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风道进口风速一般为10.0~90.0m/s,和压入式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风道进口风速基本相同;距汽端近1.0m范围内,定子风道风速一般为8.0~18.0m/s,距汽端1.5~3.0m范围内,定子风道中风速仅为3.0~5.0m/s,为了使定子得到均匀冷却,将前15个风道间距增加至80.0mm,后25个风道间距减小至45.0mm,可在总风道数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403.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专用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由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宽电压输入范围的电源变换/调节装置组成.该方案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电源品质高和转速范围宽的优点,并对电源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404.
组合起动/发电(IS/G)系统是多/全电飞机(M/A EA)的关键子系统,而开关磁阻电机(SRM)被认为是实现飞机IS/G系统的首选机型。研究了负载对开关磁阻起动/发电(SR S/G)系统电能质量及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特点,所涉及的负载被划分为三类:传统负载、特殊负载和恒功率负载,给出了突加、突卸负载时SRM的输出电压和相电流曲线。同时,对恒功率负载下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05.
冯雅婷  张辉 《航空学报》2022,(S2):183-194
在车尾同时安装隔板和风力发电机(以下简称“复合装置”),利用湍流RANS模型和风力发电机致动线模型对雷诺数Re=1.43×106工况下全车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首先比较了无车尾隔板、有车尾隔板和复合装置3种情况下车尾流场和车体受力的变化。发现复合装置控制中,隔板提高了车尾背风面压力,减小了车尾斜面上的摩擦力,同时风力发电机在回流区中运转产生推力,这3部分组成复合装置的减阻总效果。其次,讨论了改变隔板长度对复合装置减阻效果的影响,发现隔板和风力发电机的减阻效果均随着隔板长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其最大减阻率可达19.5%。  相似文献   
406.
6kW开关磁阴起动/发电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由于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结构简单、坚固、成本低,具有高容借运行能力、较高的能量密度和高速运行能力等特性,使得其被发展应用于航空领域。该系统很容易实现起动和发电双功能,发电运行的额定功率为6kW,输出270V直流电压,最高转速为12000r/min,其电压品质满足MIL-STK-704E标准。文中重点介绍系统的工程设计及一试验,在起动运行时采用开环控制,控制很方便;在发电运行时采用调角度电流斩波方  相似文献   
407.
稀土永磁同步发电机外特性的向量法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双反应理论,用向量法建立了稀土永磁同步发电机外行性的数学计算模型,并定量分析有关阻抗影响外特性的具体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除了负载功率因数外,直轴电枢反应电抗对外特性的影响最大,漏阻抗对外特性的影响较小,凸极系数只在高功率因数时对外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在低功率因数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08.
高空太阳能无人机飞行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伟  周洲  祝小平  王睿 《飞行力学》2012,(5):385-388
高空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的机翼是超柔性结构,在飞行中气动弹性变形体现了几何非线性特征,并与飞行动力学响应耦合,从而改变无人机的飞行特性。基于哈密顿原理,对柔性无人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计算了不同装载时无人机的配平状态,并对飞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弹性变形和集中载荷的影响,无人机的短周期频率减小且阻尼增大,长周期运动与结构变形运动发生耦合,导致长周期的阻尼减小。  相似文献   
409.
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在大规模风电并网环境下提供的无功功率无法满足并网需求。虽然引入固定电容器能够提供无功补偿,但系统受功率耦合的影响无法有效实时维持电压稳定。提出了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与DFIG协调补偿无功的控制策略,同时引入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抑制系统的低频振荡,充分利用DFIG风电机组自身发出无功的能力,减少了SVG的配置容量。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平台建立DFIG风电机组并网模型,仿真结果证实了此控制策略能够完成连续无功补偿,有效维持并网点电压稳定,增强系统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410.
对不同情况下建筑物屋顶及外墙表面铺设光伏电池进行研究。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电池性能的优劣评价,采用模糊规划,作出铺设电池的初步判断。以光伏电池每平方米利润最大为目标采用贪心算法选择需要铺设的电池,并配合矩形排样中最低轮廓线法对光伏电池的安放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利润最大的组合。利用多维线性规划对逆变器进行选择,通过成本—收入—利润模型对选配逆变器之后的最终利润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