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26篇
航天   3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中国航天》2006,(8):42-42
太空船一号”(SS1)飞行员宾尼和维珍银河公司总裁怀特霍恩6月份在一次太空旅游会议上说.“太空船二号”(SS2)亚轨道飞船将采用不同的火箭燃料,飞行高度将达140公里,下靶场飞行距离加大,再入过载为7g,乘客乘用躺椅。它可乘6位乘客和2位飞行员。目前飞船及其“白骑士”2载机正在建造,但公开露面要等到明年底试飞之时。载机预计翼展达34-38米.将在起飞1小时后在空中将飞船发射出去。  相似文献   
32.
江燕 《太空探索》2005,(2):14-17
太空船一号”连续三次成功飞行,摘取了1000万美元的X大奖,一时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各界的评论家也纷纷对这一成功给予评价。但究竟该如何评价这一成功,人们似乎各有各的道理。看了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一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3.
山丹 《中国航天》2004,(7):27-29
首架非政府所有的火箭飞船“太空船一号”于6月21日飞到太空边缘,尔后又在一位平民试飞员的驾驶下安全地降落到莫哈韦沙漠的一条机场跑道上。在这次历史性的亚轨道太空飞行中,试飞员出身的迈克·梅尔维尔在突破100公里(62英里)高度从而离开地球大气层后,又成功地驾乘飞船回到了沥青铺就的跑道上。“太空船一号”接地后,在清晨的阳光下驶过竖起大拇指的数千名观众。随后,梅尔维尔走出驾驶舱,向欢庆的人群发表了讲话。他说:“这是一次壮观的飞行。透过舷窗,我看到洛杉矶盆地上的白云,就像地面上的白雪。”  相似文献   
34.
英国《泰晤士报》1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已经批准国家航宇局研制核动力飞船,这种太空船能够在两个月内从地球抵达火星。这就是说,科幻小说中描写的用核动的梦想,不久的将来即可成真。  相似文献   
35.
维珍银河公司希望在年底前进行其“太空船二号”亚轨道载人飞行器的首次火箭动力试飞。“太空船二号”已进行16次无动力试飞。在这些试飞中,这种有翼飞行器在由“白衣骑士二号”载机投放后滑翔返回,在跑道上着陆。  相似文献   
36.
谢懿 《太空探索》2012,(1):58-59
如果其他的行星上没有生命,那就送一点儿去那里。地球的第一次星际远征似乎是一场灾难。在漫长的旅途中,绝大多数的乘客都死于辐射病。当太空船最终抵达目的地时,它一头栽在了一个荒凉的行星表面。密封舱开裂,渗入的外星空气又结果了许多剩下的远征队员。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少数幸存者中一些死于了当地极端的温度,而另一些也在饮用了酸性的池塘水之后毙命。  相似文献   
37.
左永亮 《航天员》2012,(6):31-33
2012年5月22日,“龙”太空船飞往太空,成为首个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商业航天器。在那次托举“龙”太空船升空的“猎鹰”9号火箭上,还搭载着一批特殊的乘客:包括在《星际迷航》系列科幻作品中(originalStarTrekseries)扮演首席工程师蒙哥马利·史考特(MontgomeryScott)的詹姆士·杜翰(IamesDoohan)、美国早期“水星”计划最早的7名航天员之一勒罗伊·库珀(LeroyCooper)在内的308个人的骨灰。和“龙”太空船的其他货物不同,这些骨灰装在了“猎鹰”9号火箭的第二级,将在地球轨道上绕行接近一年后,坠入大气层烧毁。  相似文献   
38.
文野 《航天员》2012,(3):16-19
在诸多商业航天器几乎同步崛起的后航天飞机时代,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的“龙”太空船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首个由私营企业研制和发射的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的商业航天器,创造了商业载人航天历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9.
Predicting the time-varying auto-spectral density of a spacecraft in high-altitude orbits requires an accurate model for the non-stationary random vibration signals with densely spaced modal frequency. The traditional time-varying algorithm limits prediction accuracy, thus affecting a number of operational decis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time-varying auto regressive (TVAR) model based on the process neural network (PNN) and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is proposed. The time-varying system is tracked on-line by establishing a time-varying parameter model, and then the relevant parameter spectrum is obtained. Firstly, the EMD method is utilized to decompose the signal into several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 Then for each IMF, the PN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ime-varying auto-spectral density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e signals can be reconstructed by linear superposition. The simulation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from an example demonstrate that this approach possesses simplicity,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as well as higher frequency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40.
《航天器工程》2010,(5):63-63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0年8月17日报道,美国参议员比尔·纳尔逊8月17日宣布拟立法为相关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减税政策,鼓励其发展运输宇航员入轨的商业太空船。根据纳尔逊办公室8月17日发布的新闻,这项被称为“商业航天工作与投资法”的举措,还拟在全美打造多达5个地域性工商企业区,旨在吸引商业航天风险投资,给将因航天飞机退役造成失业的地区创造就业机会。纳尔逊宣布该立法的同日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